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生念佛,为何临终未必往生

大安法师  2017/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生念佛,为何临终未必往生

问。见有一生念佛。临终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悠悠之徒。一生念佛。所谓虽不懈怠。亦不精进。未能一心。故不得生。若果真实用心。而未纯一。虽今世不生。亦植生因。必于来世成就三昧而得生彼。

这是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的一段话。这也要了解他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样的意图。是由于莲池大师在前面谈了很多称名念佛的功德,以及只要称名念佛,阿弥陀佛就临终时来接引。

那对于这段话,就有人就提出了一个质疑:“你说了那么多念佛的功德,但我见到有的人一生都在念佛,临终他未必能确定往生啊”。这里就得要辨识一个关键问题。

一生他在念佛号,确实有些临终没有往生的。那他一生念佛是不是具足信愿在念佛呢?所以这里“良由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如果是具足深信切愿去念佛,就一定可以往生。他可能就是生死心不切,念念佛号。确实有很多人,你问问他念佛的目的,“哎呀,我念佛就是想身体好一点,临命终时不要生那么多病,或者下辈子转个男身吧,做女人太难受了”等等这些。他是这样的一个心态,你说他一辈子念佛,他能往生吗?他不具足信愿。

钞文进一步对这个“悠悠之徒,一生念佛”作了解释,这个“悠悠之徒”,“悠悠”就是无所谓,叫我念佛,好啊,也不错,不念佛也没有关系,好像是可有可无,这就是“悠悠”。他不是说念佛就是我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情,我今生不念佛就要下地狱,用什么来换我这个念佛我都不换,他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到念佛里面,那就是精进念佛,就不是悠悠之徒了。现在这悠悠之徒太多了,悠悠之徒不具足深信切愿,他确实很难感通弥陀愿力,感通不了他确实就不能往生。这不能说他口里念念佛,心里根本就是另外一回事就能往生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往生你说容易是万修万人去,但前提一定是深信切愿。你说难,也很难往生,因为你是人法界的一个业力凡夫,怎么能到佛法界的实报庄严土去呢?那也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情。

所以这个,你悠悠之徒不具足,悠悠之徒就说明他的信愿是有问题的,虽然他也念念佛,但是他不精进,他懈怠放逸不精进,实际上还是信愿出了问题。信愿出了问题,所以“未能一心”,还是谈信愿问题,所以他就不得往生。如果他真实用心,这里谈“虽今世不生,亦植生因”,就是说今世不能往生,也能够植未来往生的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在《高僧传》讲到唐朝有一个叫僧藏法师的。这个僧藏法...

有自知之明,回避玄妙之谈,老实念佛

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

蕅益大师病中念佛的感悟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

别让福气迷了眼

佛经上说诸经灭尽后,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

四依法之「依义不依语」

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

应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

问: 如果觉得自己心量狭小,没办法生起大悲心,应该...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问: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

佛陀为什么没有主动说法,而是等待众生祈请

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

在家诵《地藏经》容易招感不好的东西吗

问: 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

星云大师《如何放下眷属》

《涅盘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

「美丽」的危险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

圣严法师:什么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没有钱的时候...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再介绍另一位潘谢映梅老太太,本来末学不认识她,是除...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文殊菩萨祝圣仪轨

一、香赞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