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如瑞法师  2017/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每天晚上要给自己一个总结:今天我的言语行为、我的心念,有没有离开过失?如果把昨天的烦恼带到了今天,当下就要给自己呵斥的,绝对不能把它再延续到明天。

二祖雪地断臂求法,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祖师只是对他说:“你要安心,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言下就悟了。我们学了很多,也可以说一直在修,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悟道呢?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其中的一个原因,如果每天只是睡好、吃好,修行上一点压力也不给自己,恐怕还差得很远。

《禅林宝训》里面有讲到,真如禅师,他睡觉的枕头是用一个圆木做的。因为圆木做的枕头又硬又圆,头一动就会滑走。当枕头一跑,他马上就起来精进用功办道。别人对他说,你这样修未免太用心了。他回答说:正因为我对般若真心没有真正地体证理解,所以才需要勤奋地来要求自己。

以往的那些有成就的修行者,也都给过我们这样的教诲。能老上师的座右铭这样写道:“养生优厚,病难更多;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当然,悟道在于心。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来出家?因为在世间染缘易就,让自己堕落的因缘太多,所以我们来出家。尤其住在常住,不用操心,只要一心办道就行了。我们不能得证的另一个原因:我们的心用得太多了。古德一再地说要至心办道,什么叫做至心办道?我们自己可以去体会。

曾经有位大德在修证的过程当中,一开始特别喜欢学习,白天看书还不够,晚上还要点上灯来看书。他的师父就呵责他:“为什么你一直体悟不到佛法?就是用心太多。”

学,是要让我们明白怎么样来断烦恼。实际应用就要看哪部经、哪部论,或者哪句话对我对治烦恼最有用,然后就要常常思惟。或者就念一句佛号,不去打妄想,也可以的。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要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我们在众中修行,首先要学会克服自己,不要太爱惜这个色身。这个无常的身体终究是要坏的,况且四大假合而成,难免会生病。要把身体看淡一点,要学会克服身体的障碍。也许有人说:“我用的是心法,行住坐卧都可以修,只要善用其心就可以了。”但如果你连克服自己都不能,上殿站不下来,诵经不想诵,没有一点战胜自己的力量,想有所成就也是很难的。

你说以后要闭关修行,修般舟三昧等等,也许你真的能行。要知道功夫是日积月累来的,正如祖师大德所说:像植物一样,如果是暴长大的,虽然长起来了,一定不会长久的。修行也是如此,需要一个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变化。要了生死,要成佛,实际上就是从我们的每一天开始的。

每天晚上要给自己一个总结:今天我的言语行为、我的心念,有没有离开过失?如果把昨天的烦恼带到了今天,当下就要给自己呵斥的,绝对不能把它再延续到明天。一个修行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每天精进地跟烦恼魔军作战,要能战胜烦恼的。

尤其我们出家人,一言一行都要做到自利利他、令法久住。所以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对自己有利没有,对他人有利没有。我们的言行要达到让未信的人生信,已信的人增长,让他们对佛法生起来真实不坏的信心才可以。

我们常常要给自己一个检点,珍惜每一天、每一个时刻,管好自己当下的举止行为与心念,这样我们的道业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

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该怎么解决

问: 为什么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越精进越难受,而且近...

宣化上人: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古德说:「善恶两条道。修的修,造的造。」的的确确是...

顺境时用精进法,逆境时用忍辱法

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

学要谦虚,修要虔诚

我们佛教徒,这个也是基本功啊!我们有没有,会不会向...

星云大师《习气与习惯》

每个人都有习气,每个人也都有习惯。习气多数是不好不...

正见对于修行非常重要

学佛是为了追求解脱。那么,怎样才能解脱?解脱与正见...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

八懈怠与八精进法

在《长阿含经》卷九中,佛陀游历鸯伽国,与千二百五十...

这九种人,擦肩即可,无需深交

1、轻诺寡信的人 把许诺当做玩笑,信口开河、随口说说...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问: 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

贪小失大的夫妇

有个村庄座落在海边,村民们平时务农,有时也到海里捕...

学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吗

学佛的商人就是佛商吗? 济群法师:在教界和商界,对...

素食者看活熊取胆

当前,在对待活熊取胆上,两种观点正在激烈争论。本人...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

不要自心生自鬼

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师,来寺挂单...

人生如何才能快乐充实

网友:法师好!我压力很大,该怎么缓解?感觉总想骂人...

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如果你想摆...

文珠法师《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

达照法师:深信因果

人生实际上是由业果感召而来的。业就是我们的惯性、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