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净界法师  2017/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整个净土成败的关键,就是在“发愿”。我们心中都有很多的愿望,这些愿望对你的生命会产生引导的力量,所以你不能只知道积聚资粮,还要知道这些资粮的方向在哪里?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所发的愿,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资粮本身没有方向性,所以我们应该要发愿,以愿力来引导我们的生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常犯两个毛病:

第一种人是执着在“有相的因缘”:这种人大部分是属于人天种性,虽然修了很多福报,布施、持戒…等,但是在修福报的时候,对安乐的果报期待,他只看到这个美食的外表,没有看到美食当中有毒药。喜欢修福报的人,要特别注意厌离娑婆。

第二种人是偏重在“无相的空性”:有些人静坐思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这个因缘当中,脱离了因缘法,进入到无相的平等法界,长时间进入这种平等法界,在他心中“娑婆世界”不可得、“极乐世界”也不可得;所谓的痛苦不可得、安乐也不可得。这种人要他欣求极乐也是有困难的,因为他没有想过要追求什么。古德说:一个经常“修空观”的人,会忽略一个现实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业力”的问题!在修空观的阶段,还有无穷尽的生死业力未断。修空观之后,就忽略了生死业力的可怕,所以应该要好好思惟:虽然一切法空,但是在“空”的当下,这个“假”有它的因缘作用。

所以我们对于“你来生要去哪里?”这件事情,你现在就要注意了!我发觉有很多修净土的人,表现令人失望,虽然念佛很久了,却从来没有思惟“娑婆世界”和 “极乐世界”的关系,总是想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为他开示就够了。你要知道我们心中的妄想,是如此的坚固,一定是平常你在静坐的时候,不断的思惟,然后让生命的方向,每天微调一点、微调一点…整个生命之树,才会慢慢、慢慢的往西方倾倒,这样才对!而这样倾倒的方向抉择,来自于你在静中,对娑婆世界、极乐世界的思惟观察。所以说“信愿”就是一种智慧的观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四祖道信禅师的念佛禅

道信禅师根据《观无量寿经》的教诲阐述了心与佛的关系...

大安法师: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

散心念佛与至心念佛,两者功德大相悬殊

听说居士您念佛已久, 不知是否曾经注意深信, 切愿, 求...

散念佛号要做回向吗

问: 对平时的散念佛要做回向吗?应如何正确回向发愿...

不是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

我们要思惟自己够得上够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应该喊苦还是喊快乐呢

曾经看过一则禅学典故,说的是云照禅师每天都教导弟子...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

【推荐】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那么,这个线索从哪...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自在篇》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

改恶行善,罪自消灭

若人有过,自解知非,如果自己做了错事,肯承认错误,...

真正的爱,在自己心间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八点半,医院来了一位老人,...

业障和烦恼该如何消

问: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 慧律法...

《杂宝藏经》白话

杂宝藏经 卷第一 十奢王缘 第一 往昔人的寿命在一万岁...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要断这个贪心,如果你想修行,如果你贪着...

遇到事要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乐,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净土宗的杂修与圆修有什么区别呢

问: 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

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

传喜法师:事事皆有因

比如说这个人造多了恶业的,我们不知道了,但是命运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