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2017/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好别人;有的人为了维护虚荣,竭力强作体面;还有人为掩饰自己的无知,不懂装懂。这些人把自己包装起来,每天带着面具,生活在虚伪与无聊的心理状态之中。人若愈想维护自己的体面,反而更容易失去自然纯真的生活;愈想树立良好的形象,反而更容易迷失自己,否定自己,造成心理矛盾的困扰。长此以往,他们会感到生活得没有意义,从而给自己的精神生活造成很大的损害,人真正需要的是禅者的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禅告诉我们,人必须把掩饰在真我之上的那张虚伪面具撕下来,这样才能生活得轻松和自由,显露出朝气和活力。著名的洞山禅师曾有一偈:

洗净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

这首偈子可以说是一首唤醒人类心灵的好诗。洞山禅师意在告诉我们,必须洗去心中的种种虚妄,要如实地接纳自己,不必讨好人,也不自大狂妄,而是要依真我去生活。人应该像杜鹃鸟的啼叫声“子归!子归!”一样,回归到真正的自己,把种种名誉、权势、地位和高下的观念抛开。这些诱人的虚妄心一旦放下,就能体会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真趣。

人之所以发展出种种攀缘和虚妄,是由于不安。不安则源自不能正视自我,不能正视视自己是由于相互比较。人一旦陷入比较,就会执著,就会固执,就会争强好胜,就会动用各种心机,自然也就使自己的心胸变得狭小,目光短浅。因此,人必须把自大的毛病除去。

人类最忌讳的是自我心中所衍生的心机和成见,就是禅师所谓的烦恼和无明。佛经里有一则故事:

佛陀有一次说法时,一位女子坐在他身旁入定了。

文殊菩萨就好奇地问佛陀:“这位女子为什么能在您身旁就入于三昧,而有智慧第一之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

佛陀回答说:“如果你能把她从定中引出,她就会答你所问了。”

于是文殊菩萨就绕此女子三匝,并鸣指开静。可是这女子不为所动。文殊又把她托至梵天,尽其神力,但都不能使她出定。

佛陀说:“看来现在就算有再多个文殊,也没有办法使她出定了。如果一定要她出定,在下方世界,过四十二恒沙国土,有一位罔明菩萨可以办得到。”

不久,罔明菩萨从地下涌出,向佛陀行礼后,便到这位女子跟前,鸣指一下,她马上就出定了。

这个故事中的罔明就是无明,它能破坏禅定,妨碍智慧。它会导致人类丧失心灵的自由,而沉醉于各种心机、执著和虚伪。

禅者告诉我们,要净化自己的意识,才能发现真正的自己。

赵州禅师有一偈说:

佛性堂堂显现,住性有情难见;若悟众生无我,我面何如佛面?

当自己放下“我相”时,自己就不再被不安的凡心所束缚,不再被傲慢的贡高心所牵引,不再被防卫性的心理反应所妨碍。这时,看世间的一切荣华便有如春天的繁花,花开花落,毕竟是无常的色相,只有具备一颗真心,回归本来面目,才能独具慧眼,看到生命的无尽欢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生活处处是佛法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按照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方式去做...

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凉方为道,退...

七难、七不净,四无常

1.凡人皆有七种不净,因而对自身不必过于执着,有这样...

有人只是小聪明,有人则拥有大智慧

能够在内心深处明是非、辨真伪,而不张扬、不虚妄,便...

让生活小习惯优化你的生活

1、坚持早起。 你有没有聆听过清晨第一声婉转的鸟鸣,...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

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那就请看看以下五点...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福业与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问: 请问尊者,什么是福业?什么是波罗密?它们两者...

拥有的越多,痛苦就会更多

现代人永远都在想:如果我的物质条件更好一点,房子大...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

僧团尊敬的优波离尊者

释尊亲自说要僧团尊敬的弟子是:优波离尊者,佛陀十大...

得到吉祥的方法

今天是盂兰盆法会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们陆陆续续的...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诸佛的恩德很难报答,他超过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对...

人生的「十商」

1、德商(MQ): 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德商的内容包...

你的佛号为什么没有力量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必...

真正的善知识

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

寂静法师的妙语答疑

孩子怎么教? 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

《佛说盂兰盆经》教您怎样报母恩

今天我们这个法会是什么法会?报恩法会。报谁的恩?报...

按压明眼穴,舒缓眼睛疲劳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