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鹦鹉闻法投生天道

2018/03/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鹦鹉闻法投生天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须达长者,对佛法十分恭敬,是非常发心护持佛教的善信檀越,一切僧众日用所需,无不尽心供养。因此,比丘们经常往来长者家中,并为他开示说法。长者家中有二只鹦鹉:一只名为律提,一只名叫赊律提;这二只鹦鹉天生聪明,能听懂人语。每当比丘们来到长者家时,就先告诉这二只鹦鹉,由它们向家里的人禀报,方便长者家人为比丘们备好坐具,欢喜迎接。

一日,尊者阿难来到长者家,看见这二只鹦鹉聪颖伶俐,十分喜爱,就对它们说:“我现在要教你们佛法。”鹦鹉们听了非常欢喜,于是阿难尊者就教授四谛法,并教它们背诵偈子:“豆佉 三牟提耶 尼楼陀 末加”(意即:苦、集、灭、道)。二只鹦鹉闻法后,雀跃不已,随即飞到长者家门口的树上,又飞下来,如此飞上飞下,来来回回七次,口中不间断地诵念四谛妙法。二只鹦鹉当天夜晚栖止于树上休息,没想到却被野狐狸吃掉,但因好乐佛法的善心,因此,命终往生四王天。

次日,阿难尊者于应供时间,搭衣持钵,进入城内乞食,听闻二只鹦鹉被狐狸杀害,心生哀悯,回到精舍,向佛禀白:“须达长者家里有二只鹦鹉,弟子昨日教它们诵读四谛法,不料昨天夜里命终。不知它们的神识投生何处?恳请如来慈悲告知。”佛陀告诉阿难:“善听善听!由于你的一片善心,当为你说,令你欢喜;由于你为二只鹦鹉教授妙法,它们欢喜受持,命终之后,已经投生四王天。四王天的一日一夜,相当于此阎浮提人间的五十年,四王天一个月也是三十天,一年有十二个月,此天的寿命为五百岁。”

阿难接着请问佛陀:“当四王天的天寿享尽,又会投生到哪里?”佛陀回答:“将会投生到第二层天的忉利天。忉利天的一日一夜,相当于人间的一百年,同样也是一个月三十日,一年十二个月,忉利天人的寿命一千岁。”

阿难又问:“忉利天命终之后,又当投生何处?”佛陀说道:“将往生第三层天的夜摩天,夜摩天的一日一夜,相当于人间二百年,一样也是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夜摩天的寿命二千岁。”

阿难再问:“夜摩天寿命结束之后,又会往生到哪里?”佛言:“当投生到第四层天的兜率天上,兜率天的一日一夜,相当于人间四百年,同样是一个月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兜率天的寿命四千岁。”

阿难接着又问:“兜率天命终之后,将会投生何处?”佛陀回答:“当往生第五层天的化乐天。化乐天的一日一夜,相当于人间八百年,一样是一个月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化乐天的寿命八千岁。”

阿难再问:“化乐天的天寿享尽,又会往生到哪里?”佛陀答道:“将会往生至第六层天的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一日一夜,相当于人间的一千六百年,也是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他化自在天的寿命一万六千岁。”

阿难又问:“于他化自在天命终后,将会投生何处?”佛告诉阿难:“此时,会投生至第五层天的化乐天,接着命终,再投生第四层天,如此依序,投生至第一层天四王天,如是上下往返七次,投生六欲天中,享受天福,极尽天寿,无有短寿夭折。”

阿难再问:“当六欲天的天寿享尽之后,将会往生何处?”佛陀回答:“当下生阎浮提,投生于人间,出家学道。由于前世为鹦鹉鸟时,诵持四谛妙法,心开意解,所以此世将证得辟支佛果,一位名叫昙摩,另一位名为修昙摩。”

佛陀告诉阿难:“一切诸佛、众贤圣以及天人的品类,所受用的福德多寡,都是由于前世于佛法中所种的善因,以致于日后获得各个不同的殊胜妙果。”

此时,阿难及与会大众,听闻佛陀开示,无不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第十二·二鹦鹉闻四谛品第五十一》

省思:

佛法云:“因地心,果地觉。”经典中两只鹦鹉因为听闻四圣谛妙法,欢喜诵读,命终之后,不仅往返投生于六欲天内,天寿享尽,最终,降生人间证得辟支佛圣果,果报殊胜不可思议。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身为佛弟子,更应把握此生修行学佛的胜缘,精勤努力,禅修闻法,于日常中不断反省检讨,觉察觉照;于生活中广集福慧资粮,以成就圣道,究竟解脱为志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黑猫往生奇缘记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

虾蟆虔心闻法,感生天上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

负债为牛之宿缘

昔时,佛与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弟子及众多菩萨,来...

鸽子的未来世

西边天际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余辉,将与大地吻别。就...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

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

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生...

恶口骂人,五百世中转为母狗

不说无始以来的各种恶业,仅仅是说一句恶语,果报也是...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

人类的奇怪之处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

古代帝王护生放生的故事

《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

违约的代价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荒野里,一只狮子王正跟象王斗得不...

诸苦根源,皆在于贪

佛说,人生诸苦的根源,皆在于人的贪心。 《佛遗教经》...

文殊化童子点化吕太尉

宋朝高宗绍兴年间,太尉吕惠卿,学问甚好,也精通佛理...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早晚功课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

学佛从来都看不见自己的过失,怎么去改过呢?不改过怎...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此念佛法门的妙用在于,五方轮转避免了止于一点时容易...

如何在寺院诗意地蹲茅坑

从今已后应作厕屋,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开风...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

近来在净土同仁间, 酝酿着一场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乱...

善恶会影响寿命的长短

古语道:善恶一念间,境界全不同。善恶不仅属于道德范...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