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证严法师:智慧与烦恼

证严法师  2011/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智慧与烦恼就如天平的两端——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若轻一点,就能增加智慧。倘若能敞开心胸,多去关怀社会人群,内心就没有空间装载烦恼。

修行就是要学习去除烦恼,让自己拥有平静的心。心静,境界自然明朗;心若不静,外境也会随之紊乱。

有一则小故事——有个人遗失了昂贵的名表,十分心急,赶紧请大家帮忙查找。

于是,很多人都热心地帮他找,但是翻箱倒柜都未找到,最后大家也找得精疲力竭,只好稍作休息。手表主人又难过又着急,此时有位年轻人自告奋勇,要独自再去找。

他请其他人在房外等候,自己走进房间里,却坐着如如不动。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要找东西,怎么一直没有行动?所以大家也静静地看着这位年轻人,究竟要做什么。

坐了一会儿,年轻人突然站起来,钻进床下,出来时表就找到了。大家兴奋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手表在床底下呢?”他说:“心静下来时,自然可以听到手表的嘀答声,就知道表在那里。”

当我们静下来时,就能听到外界很多声音,有往来汽车声、高空飞机声、窗外虫鸣鸟叫声……,因为心静会比较敏锐,外面的境界即历历可辨。倘若在静中能多用心,智慧便从中而生,这也就是正念、正定。

正定是指内心无邪思、无邪念、无烦恼。近年来有许多人喜欢修学禅坐,其实日常生活中,担柴挑水无不是禅。譬如:很久以前有位小沙弥从小就在寺院中修行,他在寺院里每天勤奋地和大众轮替职务,不是种菜就是做厨房的任务。

有一天,他在厨房摆放碗筷,老和尚看一看,就问他:“小沙弥,你现在在做什么?”小沙弥回答:“我在摆碗筷。”老和尚又问:“你的心在想什么?”小沙弥说:“什么都没有想。”

老和尚就说:“可惜啊!你现在如果想着‘和大家结好缘’,欢喜地摆碗筷,等会儿有很多人来吃饭,你就已经和大家结了好缘,这样就是正精进。”

这则故事正是告诉我们,只要有心,时时都是修行的好机会。所以,待人处世要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若能如此,内心自然会平静、祥和,智慧与禅定即能不求而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

把自己当成自己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

地藏菩萨能让你一切烦恼皆得消灭

【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瞋痴等皆猛利故,造作杀生,...

念念着相执情,故念念起烦恼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佛法的因缘观,主要就是苦、集、灭、道,有杂染的因果...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达真堪布:佛法融入相续才能对治烦恼

皈依了,才是入佛门。有的人没走这个形式,表面上没有...

别让这三种烦恼障碍?你

所谓意三者:嫉、恚、痴:十善业中身业我们说是:不杀...

别让生命睡着

让时间空过,浪费人生,将使我们不知何去何从? 人要...

证严法师:要看「透彻」,不要「看破」

常听人说:我看破了!其实遭遇困难时,应该将问题看透...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大安法师:往生唯靠弥陀,而密宗要视师如佛,如何看待

问: 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

哪里是我们真正的家呢

问: 我半生辛苦奋斗,为家人谋得一栖身之处,本该高...

无力浮起,不妨下沉

前几天看《动物世界》,有这样一组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

度众生苦,一切要从利他的角度出发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过去业报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

【推荐】做好这四大步骤,为往生做准备

一、提起佛号 蕅益大师强调:提起佛号,净土宗念佛不一...

净慧法师:顿悟成佛

我们在此打禅七,就修禅本身来说,它是不拘形式、不拘...

夫妻之间如何相处(佛经节录)

节录《善生经》(中阿含) 丈夫对待妻子的五个要点: 一...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哪件事物可以不与...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