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放下对死亡的担忧

静波法师  2018/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放下对死亡的担忧

面对现实,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谁又不死呢?没有学好的佛教徒也怕死,所以必须理性地定位自己,不要回避。

不要说“佛教徒不怕死”,真正的佛教徒是不怕死!但我们现在离真正的佛教徒有没有距离?我想是有的,包括我自己。我从来不吹牛,吹牛就是自欺欺人!一旦露陷不是很尴尬吗?

承认自己离真正的佛教徒是有距离的,因为如果现在马上让我死的话,我真的还在犹豫,还在考虑;当然,我需要锻炼成长自己!而不是寻找借口……

死亡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可怕的!但是我们又没有办法回避死亡,没有办法不面对死亡,所以必须面对死亡!接受死亡这样的事情!

让我们来研究死亡到底是什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此,我们才能解决死亡,放下死亡的困扰!否则我们怕死,怕死能不死吗?告诉你,怕死会死得更快!

因为心里越害怕,身体机能就会越受影响,副作用啊!然后就死得更快!记得小的时候,家乡里有一个老人家怕地震,于是他就在屋子外边弄个地震棚住,最后,他没死在屋里,没有死在地震中,而是死在外面的地震棚里了。

怕死,不能不死!我们终究有一天要告别自己拥有的这一段因缘——这个世界!但是我们要知道,死了之后,生命没有结束,只是换作另一种状态,依然存在!

按照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的这种标准而言,我们死了;但按照佛法的标准来讲,我们又活了,又生了,就是换了一个频道而已,真相就是这样的!物理学上有两个定律:一个是物质不灭定律,一个是能量守恒定律;我想,我们的生命同样不能回避定律!而佛教对于生命的透视更缜密,更有说服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遇到逆境才有机会消业障

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佛陀这样的圣者也有敌人。 活着...

世间四种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前来请法...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道

佛说:又有一处从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觉而修习定慧的正...

轮回

什么是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

未知的余生

我们都明白有生就有死,都知道有一天一定会离开这个世...

如何在生活中升起无常感

问: 如何在每一天的修行生活中升起无常感? 索达吉堪...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

在你最高兴的时候,苦跟着就来了

人人都知道这个身体一定要死的,但没有一个人想到我明...

积蓄的终会散失,享受的就此没有

我们布施给别人:别人正是需要的,我们来帮助他;我们...

世俗谛与真谛对生命问题的看法

我们讲第一个问题:世俗谛与真谛对生命问题的看法。什...

观音菩萨能不能让彩票中奖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

静波法师:弘扬佛法--僧人永恒的使命

站在世纪之交的分界线上,与大家一同畅谈佛教在二十一...

好人缘是为了好援人

人缘好,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成功。有个弟子告诉我:...

中国僧服知多少

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侣最显著的标志 剃除须发...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

人生到底为什么而活

问: 人生究竟为什么活著?佛教如何说法? 答: 此名...

老人不要倚老卖老、老气横秋

佛经里有一则老人国的记载。有一个国家认为老人没有用...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

圣严法师《忏悔的意义与功能》

拜忏,事实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忏悔」一词,...

「随缘」与「攀缘」本质上的不同

问: 随缘与攀缘如何解释? 大安法师答: 这两个概念有...

【推荐】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

广钦老和尚传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