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广行法师  2018/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1923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士来信,知其夫人病重。大师回信开示说“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手。当此时机,正好用万病总持之阿伽陀药。”并将《陈了常佛性助念发隐》,附函寄去。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

何以故?诵经则不识字者不能诵,即识字而快如流水,稍钝之口舌,亦不能诵。懒坯虽能,亦不肯诵,则成有名无实矣。拜忏、做水陆,亦可例推。

念佛则无一人不能念者。即懒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则一句佛号,固已历历明明灌于心中。虽不念,与念亦无异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气。非特欲香,有不期然而然者。为亲眷保安荐亡者,皆不可不知。”

念佛的作用在于,祈愿寿未终则速愈,寿已终则速生。念佛与其他佛事相比,易行而有实效。

《陈了常佛性助念发隐》是大师为弟子陈锡周居士的夫人往生后所撰写,叙述了陈了常居士临终得如法助念顺利往生的经过,指出:“临终一关,最为要紧。世有愚人,于父母眷属临终时,辄为悲痛哭泣,洗身换衣。只图世人好看,不计贻害亡人。不念佛者,

且置勿论。即志切往生,临终遇此眷属,多皆破坏正念,仍留此界。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极。临终正念昭彰,被魔眷爱情搬动等破坏者,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

而亲友知识各以己物,令其担负。担负过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自己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恶业力所致。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俾各知所重在神识得所,不在世情场面好看,庶可无虞矣。”

六月初六日,黄涵之居士夫人西逝,大师又先后给黄涵之居士去信三封,开示念佛保病荐亡法则。

六月初九日,大师给黄涵之居士回信说:昨由契西来函方知其夫人已去世,“光过蒙青盼,亦不能不尽我心。但光向与时人异道,虽挚友亲丧,绝不行挽诔等仪。但于朝暮课诵时,于佛前回向一二七,以尽友谊。已于昨晚,为尊夫人回向。拟以二七为度。”

“书尚未封,适邮差持阁下初五日书至。因知夫人病体虽重,正念尚自昭彰。既能常见大士,兼有信愿,其往生也,可以决断。”大师应请于这天晚上为黄涵之夫人亡灵说皈戒。

六月十三日,大师给黄涵之居士回信阐述往生条件,根据黄夫人临终情况判断确得往生。“初九之书,谅已收到。昨得初十手书,知尊夫人确得往生,了无疑虑。”

开示“既嘱儿媳女辈早晚灵前多念佛,阁下当开示彼等,祈以妥亲之神识,为孝之极致。即真实往生,亦须志诚念佛,以祈莲品高升,无生速证,以各尽孝思。此虽为利亡者,实则令儿女媳辈同种善根也。”

又开示:“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之后,大师考虑到黄居士母亲高寿,发明一种在生助念法介绍给黄涵之居士。大师在信中说:“然太夫人年已八十有三,当常劝谕,令其信愿念佛。若令终日长念,或恐不能如是。前者颇欲设法,在生助念,思之未得。镇守使王悦山,

奉母来山,见其眷属甚多,因得一绝妙之助念法。已与彼略说之。亦与彼说,当与阁下言之。

倘阁下能实行,彼亦不至漠然置之,亦自利利他之道也。阁下眷属,儿辈则各有职业,固难常时依行。若媳辈,则无事清闲。女使辈若奶妈等,则无甚要事。

当令诸人,按钟点日在太夫人旁,高声念佛半点钟。过时换班,一日不断佛声。太夫人能随之而念亦好。如不能随,但令摄心谛听。则一日之中,常不离佛。

在诸人亦不吃力。以一日之中,不过当一回值,或至两回,亦隔许久时候。彼等一无事事,借此令尽孝思,令种善根。即女使等,亦得因此之故,得植出离生死之缘。从此以往,率以为常。

即太夫人寿过期颐,此法无令中辍,其利益不可思议。凡有信心人,欲成就父母往生之道业者,皆当以此告之。阁下政务多端,不能按定。若有暇亦如是念一次,以作表率。则儿媳女使等,当更踊跃欢喜也。

光意谓如此而行,实为利便。当以此法述为一文,以附于排印《文钞》之后。俾欲报父母之恩者,不至徒咏昊天罔极也。”

从大师在黄夫人往生前后的开示看,大师对于临终关怀极为重视,因为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的关键时刻,应该护持行人顺利往生。不仅如此,大师还善巧方便,还发明了针对老年人的在生助念法,既给念佛眷属增长了善根,又对临终助念是一种训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把握机会此生务必往生净土

比如贩东西的人,花一钱成本,赚得两钱,就定会自生欢...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问: 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

神童的叹然一笑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

静心念佛见弥陀,百岁老人生西方

崔成贵老居士往生纪实 崔成贵老人,一九一六年农历八月...

记得这句佛号,把它当做第一要事

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老记得这句佛号,老把它当做主要...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问: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要成就...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轮转的一种状态

敬爱的亲人们!人生在世,相聚总是匆匆,繁忙之中偶尔...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供养三宝这两门了

在末法时代,大势至菩萨教授的念佛法都摄六根,净念相...

【推荐】一碗面给予的启发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馆老板正准备关门之时,一个...

把烦恼习气一点一点磨掉

修行是什么?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习气,把我们与烦恼相...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

好逸恶劳或懈怠,可以说是人的通病。由于贪图安逸,往...

如何避免飞来横祸

问: 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事,有时飞来横祸,应怎么避...

问号中的得失

有的人说话喜欢用问号?,有的人说话喜欢用句号。,还...

不再为世间所囚缚

唐朝的曹山本寂禅师,是福建泉州莆田人,从小学习儒学...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

人生十个「悟」与「省」

一、好与坏 好,自然欣喜,坏,不怨亦烦。好事在一定的...

静波法师:学佛与思维观念的转变

非常感谢净慧大和尚给了我这个机会与大家结法缘。实际...

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

从双腿看到全身病

在中医看来,头痛不能光医头,腿疼也不能只看腿。因为...

职场从「倒水」开始

大学毕业前,我觉得堂堂大学生,做一个公司的文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