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普陀山慧济寺的「佛顶顶佛」具有哪些涵义

宏海法师  2018/1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普陀山慧济寺的「佛顶顶佛」具有哪些涵义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朝拜普陀山呢,有一个地方是必到之处,就是慧济寺。慧济寺呢俗称叫做佛顶山,也是我出家的地方。从山下一路一千零八十个台阶拜上来,等到这个山门进来的时候呢,迎面就有这么一幅石头的牌匾,叫“佛顶顶佛”。如果诸位来这里做旅游的话,通常都会听到导游们给大家介绍,有一幅非常有趣的对联,下面有一块石头叫云浮石,后来有那个郭沫若呢,一个文艺作家嘛,来游普陀山的时候,对的对联就是“云浮石浮云”,对的“佛顶山顶佛”。这是导游给大家讲的这个情况。

今天呢我们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真正意义上的,为什么叫“佛顶顶佛”。在整个普陀山呢,全部都供的主殿是观音菩萨,叫圆通宝殿。只有这个佛顶山慧济寺呢,供的是释迦牟尼佛,叫大雄宝殿。因为观音菩萨的本师就是释迦牟尼佛,这是他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师承关系。那么观音菩萨的根本道场在极乐世界,这是他在极乐世界的师承关系,他的师父是阿弥陀佛。所以我们每次见到观音菩萨的形象呢,一定是在他的发髻上,有他的师尊阿弥陀佛的一个坐像。

那这么讲来,应该说是菩萨顶佛,怎么能叫佛顶顶佛呢?这个就有所不知了。观音菩萨,他属于果后行因的菩萨。可能大家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儿。说白了就是说,他已经老早就成佛了,为了辅佐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所以又示现成一个快要成佛的菩萨,来作为上首弟子,合作弘化一方。所以观音菩萨早就成佛了,他的名字叫正法明如来。由于正法明如来现的菩萨,头顶顶了一尊阿弥陀佛,这就是“佛顶顶佛”的由来。

那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讲究呢?其实也是给我们表法的。大家要知道,在我们佛教里边呢,常有一句话,叫做“上报四重恩”。我们报的一个是国土恩,这个国土养育了我们;一个是父母恩,我们的色身是由父母养育而来;还有一个是师长恩,教导我们学修佛法;再一个就是众生恩,我们每吃的一顿饭,每住的一个房间,每天的日用,是这个世界大家一起合作呈现出来的,对我们每一位人都有恩德。所以,佛顶顶佛,其实就是表的这个恭敬感恩法。在佛教里面常讲到说,要恭敬、要谦卑,特别是要恭敬一切众生,他都是我们的过去父母,未来诸佛。

那么再一个来讲的话,为什么“佛顶顶佛”呢?这是一个更高的法了。如果大家有常念阿弥陀佛,修净土的人呢,读过经典就知道,每一尊佛啊,他已经修得觉行圆满了。但是他不是呆着就什么都不干了,他还有自己依然修的法门。佛修的法门是什么法门呢?就是念佛法门。在经典里面讲到:佛佛互念。这就是佛顶顶佛的又一个深意。所以我们每个人,如果能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常念常恭敬。

当我们念的时候啊,肉眼凡胎我们自己看不见,实际上阿弥陀佛,或者观音菩萨,常住其顶。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只有佛才能顶佛。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有佛性,每一位众生都有顶佛的功德,就看我们的心有没有在佛上。希望大家常念佛,常能够佛顶顶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怎么成就「一生补处」呢

一生补处,那就不是八地菩萨,等释迦牟尼佛的法都完了...

临终开示的技巧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

信忍、悟忍、喜忍

只要仰信佛的知见,把它转为自己的知见,我们也就大悟...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心不知心,如何万虑休

在不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我们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

「阿弥陀」三个字意义重大

【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

宏海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因缘殊胜,又在我们《...

七种食物可以帮助身体排毒

1、茶叶 茶叶富含一种生物活性物质茶多酚,具有解毒作...

功德和福德有何区别

网友:顶礼师父,弟子近日读了梁武帝和达摩祖师毫无功...

修行人着魔的主要现象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

圣严法师《怎样修持解脱道》

一、什么叫作解脱? 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

数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问: 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问: 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修行人二十种病气

怯弱气认为自己根浅慧薄,无力胜任大道。应发大愿,立...

虚云老和尚参禅偈十二首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又有人问: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云...

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气愤、会瞋恨、会讨厌、会嫉妒等...

佛说七知经

闻如是。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

如何让自己和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

一位历经无数商战感到身心疲惫的企业家到禅寺参拜。企...

圣严法师《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

结婚之后的男女居士,必须要对婚姻关系的维护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