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五蕴身心与如来清净法身有何异同

净界法师  2019/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五蕴身心与如来清净法身有何异同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佛陀说我们这个身——这个身其实包括心(我们的五蕴身心)。我们的五蕴身心多诸障碍,举手投足都是跟烦恼障、业障、报障相应,这就是我们的身心。

而如来的清净法身——什么叫清净法身呢?唯识学上说是“大功德法之所庄严”。佛陀的身心世界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与解脱、与安乐相应的。我们的身心世界举手投足,一动都是痛苦,都是障碍。

把这两个身心世界一比较,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如来的法身,这种大功德法身的产生原因是因为正遍知的关系。“正遍知”是佛陀的十种通号之一,也就是一种“佛陀的智慧”。

这个“正”就是讲到佛陀的根本智,能够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而成就自身的受用。那么“遍知”——这个后得智是通达十法界的因缘果报来善巧度化众生的他受用的智慧。

这个正知跟遍知,等于是佛陀的智慧。也就是说,佛陀的大功德的法身是由两种智慧所成就:根本智、后得智。

我们的五蕴身心是怎么成就的呢?是由于颠倒的攀缘心。我们刚开始迷惑,然后取着,然后到处乱动,动到最后就产生了一种烦恼障、业障、报障的痛苦。

这一段经文,它所要诠释的是,为什么同一个清净本性,它会有两种结果——一个是清净法身、一个是五蕴身心呢?因为佛陀依止智慧,我们依止颠倒的心,差在这个地方。

我们说明一下。前面佛陀所要发明的是“不二”,就是,端正相跟颠倒相是同一个手臂,可以说是摄事归理。但是佛陀害怕阿难尊者会执理废事,所以他就开显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虽然本性一样,但是因为迷悟的不同,还是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迷悟的不同,因缘还是不同。

这当中就是因为一个是依止智慧的观照,一个是依止颠倒的妄想。所以可以得到结论:我们跟佛陀起心动念的作用是不同,但是本性是一样的。从这个地方可以知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之人要远离凡愚友伴

想修静虑的人,还要远离凡愚友伴,也就是一味追求今生...

往生后发愿回娑婆世界,会不会又再堕落

问: 请问信愿念佛人往生后,发愿尽未来劫,仗佛愿力普...

圣严法师《佛在眼前》

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

五蕴--色受想行识

现在讲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佛教基本名相。...

神医耆婆未请槃特比丘的因缘

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说法度众。一天,神医...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

蛇头与蛇尾

从前有一条蛇,有一天,蛇头与蛇尾巴吵了起来,抢着要...

莫作愚痴的老实人

我们说一把刀,你要割东西,一定要磨。我们记得,我们...

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业果叫作有相行...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

布施越多福报越多

从佛法的因果关系来讲,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

听闻佛法最重要是改变观念

没有听经闻法,不懂分别善恶,不知取舍对错,不能自我...

千万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人的梦想是好的梦想,...

要过哪一品的人生

人生的舞台上,有各种角色:有帝王将相,有忠贞爱国之...

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

五种布施能迅速得福和改命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

圣严法师:如何面对消沉的人生观

问: 许多上班族因每日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象...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

宁静的真正意义

有个国王集中全国优秀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

劝父母往生西方是为大孝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

卖酒开赌场有没有罪业

问: 师父慈悲,刚才说到罪业这两个字,我跟几个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