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除种种重障,必先行忏悔

宏海法师  2020/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除种种重障,必先行忏悔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西方合论》的修持门中的净忏门。忏悔,在经典里面讲忏悔的功德,前一念,我们起了造罪的心,作了造罪的业,那么就好像这个云,乌云把天空给覆住了一样。后一念,我们起了忏悔灭罪的心,那就像点着了火把,马上黑暗就破掉。

所以,又比喻说,百年穿过的,脏得要命的破衣服,只要用一天,就可以把它洗得干净透亮,这就是忏悔的功德。所以我们在修持中,欲除这种重障,必须行忏悔。

第一个叫做内忏。念念间忏悔我们心意识中所起的不净念头,每一个不清净的念头一起来,马上就忏悔一下。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不净之因,会牵引着我们,这个业力将来会感果报,依然在轮回。这叫做内忏,内忏是从因上忏。

第二个叫做外忏。是从果上忏。由于我们造业感果,有根身,有器界。所以,外边所有环境中的一切色法,一切声法,一切不清净法,都是我们因地所召感的种种果报遭遇。一旦它扑面过来,那么心里就是要起一念忏悔,这就叫做外忏。常行忏悔。

第三个叫做事忏。从事相上,比如说,忏悔我们十八界,我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产生了眼识,耳识,身识,鼻识,意识,乃至我们每日念念刹那这种烦恼,尘劳,然后障碍着我们修行,学佛,见佛,弘法,利益众生,所有的这些功德,都是由我们每天的六根门头,每天的起心动念所造就的。所以说,在这里从事相上来行法忏悔。

第四个叫做理忏。忏悔我们精神层面的一些分别心。比如说,入道以来,所得的狂解,要忏悔。就是学佛以来,听到好多高妙的话,自己就觉得认为我已经所得,这个妙不可言,到处向人炫耀,这就叫狂解。还要忏悔,我们所学的一切经论所产生的执着,对经论放不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还要忏悔我们听到好像说无上的开示,种种的,深深地嵌在我们脑海中,心地里,认为这是一种最妙的,微妙的法义,这种念头也要忏。为什么?按说的话,这都是我们学佛必须所具的功德,但是从究竟处,解脱上来讲,它会障碍佛的无漏智慧。因为它是有为心,有所得念。所以这叫做理忏。

我们行的最多的倒是叫做第五个过去忏。什么叫过去忏呢?你要忏悔我们无始以来所作的罪业,一直在那里。虽然我们今生不偷盗,可是我们所求不如意,就是过去的盗业还没有忏干净。

虽然我们今生不邪淫,但是我们遇到了不如意称心的眷属,不忠,背叛,那就是淫业没有忏悔干净。虽然今生没有谤法,没有打妄语,但是为什么说出的话,人家半疑半信呢?这就是我们过去的谤法及妄语业还没有净。

虽然今生没有偷盗,但是我们所求的不如意多,求不得苦更甚,那就是我们过去的盗业没有净。

所以诸位,我们于一切现前的果报中,去观察我们曾经因地所造的起心动念,三业业因的话,可以说是过去世无恶不造,一一皆当忏悔。

(下)

上一讲,我们讲到过去忏,忏我们过去无恶不作。今天讲到未来忏,什么叫做未来忏呢?就是当我们所造的一切恶法,到今生,到此时,到此念便止。把它止住,尽未来世永不相续。现前的恶法,相续现行,不再熏习成种子,继续遭果报。这就叫做未来忏。忏现在一念恶念,相续到将来果报,未来的果报。

第七叫做现在忏,什么是现在忏呢?就是忏悔我们现在世所有的,每个人都要遭遇的,生老病死,种种的苦业,贪嗔痴慢,各个的烦恼。这一切,但凡遇着一遭,就要忏悔,但凡起了一念,就要忏悔。种种的举足下足,起心动口,一切微细,不可称量,都要把它忏悔,叫做现在忏。

还有一个叫做刹那忏,第八个。因为我们一念中,大家要知道,一念中有九十个刹那,这一刹那中又有九百个生灭。我们就观想自己,我们起心这一念,九十个刹那已经过去了。那这一念恶业,这九十个刹那里面有九百个生灭,念念相续,每一念都是将来要受生一辈子的直接导致引业的力量。所以就观想,只要有一生灭,我就要行以忏悔心。忏悔,只要有一念起,一念灭,一生灭,就忏悔,这叫做刹那忏。

第九个究竟忏。什么叫做究竟忏呢?忏悔我们修行人特别容易生起这个法爱贪。稍微有点修行的感受,很下劣的感受,就开始得少为足。所以这个忏,叫做究竟忏,就是忏到等觉位中,还没有进妙觉。

等觉菩萨位中还有一分无明,就好像一个微细的,一个细烟一样,那么也要把它给究竟洗涤干净。何况我们现在凡夫位上这点小小的法喜,顶多是轻安,更谈不上禅定,就以为了不得。这叫做究竟忏。

第十个法界忏。法界忏是什么呢?观想真如法性中哪有我,没有我,没有你,没有他,没有人我相。那么,我一念忏悔心起来,普为十方过去未来一切众生忏。能生起这一念忏,便是法界主人。所以说,能够如是真实忏悔者,自然一切障碍皆得消灭。不离道场,得见诸佛。修持门,忏悔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

大安法师:带业往生的本质特点

你说一个凡夫念佛人一点错误都不犯,这也是不可能的,...

越到晚年,观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多修止,因为你观慧薄弱。一开始先念...

不小心踩死动物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

消业灭罪的种种征兆和梦验

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持诵某部经或某个咒后,梦中出现很恐...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只要为众生着想,业力就净化得特别快

我们的内心,有很多污染,贪嗔痴忌妒傲慢等,像腐烂物...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

欺负弱小犹如为自己挖坑

佛经里经常用一句话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调象,亦如沉渊...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去除体内湿气的十八法

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 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

【推荐】嗔心会伤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

达照法师: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对治病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要怎么样念呢?若有病生...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

佛法的心要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

不要摆张郁郁寡欢的脸给世界看

藉着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

怨是病之根

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

净慧长老初见虚云老和尚的难忘回忆

老衲在十五岁时知道有参禅这件事。当时我住在三佛阁,...

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我来乐生院,与诸位说法,真可说感想万端。诸位的病苦...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