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用你的观想力来供养

梦参老和尚  2020/03/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用你的观想力来供养

供养佛的时候,那是“法供养最”。香花灯涂果啊,茶食宝珠衣啊,初一、十五在大寮做些供品啊,但是你若假观力呢,这供品就不思议了。没有观力呢,供一碗饭就是一碗饭,供一个宝珠就是一个宝珠;加上观力了,供的就是“遍”。但是,这些有相的都不是真供养。有些有相的,非得买上这么个花篮、买上几朵花——这有数量的,很局小啊。

你用意供嘛,你坐着一观想,把你所到过的超级市场啊,最好的超级市场,一作意就搬到你的佛堂来了——思想搬来的啊,他那儿还没动,你这儿可搬来了,全都供养诸佛。

说“这是假的嘛”,那个比这个假。你的心里永远不坏,你这供养,坐这儿,从早到晚,一天都在供养,你供养一个月,你的心不会坏啊。供养、永远供养;假的不行。

说“这个是真的,那个是假的”,那个它一个月也不会变色、不会谢。这个啊,不要十天就谢了。你说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这个社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假的当真的,真的又当假的,叫颠倒众生。这是事物的供养。

还有法供养。像我们个穷和尚,哪儿买那么多去?那你去上街,跑街上去买水果、买花去?不必要。坐到这个佛像前、或者跪在佛像前,念部《心经》,不多吧?很快就念完了。再不会念,念“阿弥陀佛”,供养阿弥陀佛。你听了很奇怪吧?念“释迦牟尼佛”,供养释迦牟尼佛;念“普贤菩萨”,供养普贤菩萨。这才是真的!不要向外面求,求自己。

苏东坡跟着佛印禅师,两人到庙里散步去,参观庙。苏东坡看到观世音菩萨拿个念珠,他就很奇怪,塑像塑了个念珠。

他问佛印禅师:“观世音菩萨塑个念珠作什么?”

佛印禅师说:“观世音菩萨在念‘观世音菩萨’啊。”

问:“观世音菩萨还念‘观世音菩萨’?”

说:“是呀,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啊。”

他说:“哎呀,我不明白。”

说:“那你参去吧。”

“你给我解说解说。”

“我不给解说。”

就走了,逛去了。逛完了,出门口了,苏东坡一拍大腿:“我明白了,不要你说。”佛印禅师说:“你明白什么了?”他说:“求人不如求己!”

懂了吧,大家懂这个话吧?供品还要找人去买、还要干啥,你就坐这儿,好好对自己,在这儿供养吧——把我的身体观想地供养,完了念一部《心经》。

有人问我:“和尚不上早晚殿行不行?”我讲:“不上早晚殿行啊,你怎么还饭钱啊?你吃的、穿的、住的,谁给你的啊?那不是白来的啊。人家用血汗挣来的钱来给你,你怎么还哪?”

我们的祖师不像在印度佛在世的时候,那时一修行,证得阿罗汉果了;证得阿罗汉果,债都还了。那我们和尚怎么还?就得念经,真心实意地给他念,念完了给他回向,完了给他修观想。

观,就是想,想时尽想佛、法、僧。这样观想,贪、瞋、痴渐渐没有了,一切世间事你都看得破了;看得破,你就放下了;放下了,你还不自在吗?这就是“观自在”。若是你还没明白,那好了,那你就照一照吧,观自在就这么照的,“照见五蕴皆空”。用什么照?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智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懂得这个含义了,你想了半天:我在这儿做供养呢。

我这讲的法供养,就拿你的观想力来供养。念部经,这叫法供养。念完《普门品》,再少,没那么多时间,念观世音圣号也可以。念一百声观世音圣号,念几声“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神咒,都算供养。这叫法供养,念部经、念圣号、念咒。

我什么都不念,我在这儿观想,这是把“我的”除了。“哪是我?”参禅中观想,找“哪是我”,就用这个来供养,这叫法供养。法供养的意思很多,读诵、礼拜、观想……都是法供养,都是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用意缘来供养三宝

意缘供养是指心中缘取真实物作供养,比如,看到一个非...

法布施的功德无量无边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

钱要放在哪里才保险

很多人都知道,把钱放在自己家里并不保险,因为可能会...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

「辗转施」的功德更大

往往有这样的弟子、这样的道友,若他给我一件东西,他...

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

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行菩萨道呢,六度万行以布...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净土法门特别谈到出世...

地藏菩萨早就可以成佛,为什么永远示现菩萨相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

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犯困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我...

佛国之土本无秽无净,只因众生心分别故

问: 您曾于鼓山法界学苑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

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最近几年来,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学深深地感到,...

一言不慎即招无量剧苦

释迦世尊,在过去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曾经当过印度波...

圣严法师《心自在和身自在》

什么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

如何为自己卜得一只上上签

明朝憨山德清禅师说:抛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

【推荐】梦参老和尚谈修行

离开纽约不到四年,这次重回纽约,我问了很多道友:有...

笑看得失,淡观荣辱

一个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

受持五戒的意义与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