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2011/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法号叫普安,因为他是一位圣僧,所以凡是他所到的地方,大家都办素菜来供养他。

有一天这位圣僧来到了大万村。村子里有一位名寸叫田遗生的穷人家,他家实在很穷,他住的房子只有四面墙壁,连遮雨的屋顶都没有。

田遗生有四个女儿,每个女儿都穿得破破烂烂的,速身体也没办法完全遮盖住。田遗生的长女名字叫做华严。她年纪已经二十岁了,她看到村人都在设斋供养师父,内心感叹自己除了两尺粗布以外,没有任何财物可以布施种福。她对贫穷的体验特别深刻,而且也深深厌恶一贫如洗的恶运。正当她仰着头、面对着墙壁悲叹时,突然间发现梁木的空隙襄有一束稻草之类的东西,拿下来后捡到了十粒黄粟。她把这十粒黄粟的硬壳磨掉,想连同那两尺的粗布供养高僧。

可是她又想到自己没有较完整的衣服,不能白天出门,于是她只好利用夜晚匐匐行追而来到了普安大师住的寺院里。她把那粗布捆好,从速处投进僧房。而亲手把那十粒黄粟放在寺院的饭桶里。并且默默地祈祷和回向:

“因为我前世吝啬和贪心,所以今生才受了这么穷苦的报应。现在我在佛像的前面,诚恳地哀求十方圣贤能接受我的忏悔。我用这么粗贱的东西来供养众僧,希望我贫穷的业报也从此结束。希望明天寺院里所煮的米饭会因为黄粟而变成淡黄色!”

祈祷完毕以后,田华严就掩着眼泪回到家里。

第二天上午寺院里所煮的五石米饭果然变成淡黄色。大家打听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于是有许多好义的人都用财物来救济田家,而田华严也就剃发出家学道了。

由此可知:只要我们能尽心竭力布施,过去穷苦的业障和恶运那有不会消灭的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就这么三...

贫穷也能变富有

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

供养哪种人得福最多?

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一切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是究竟皈依之处

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为别人付出,就有人为你付出

我们每个人一睁眼睛时,就能看到别人,但看到自己,却...

耕种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贫人菩萨因精进勇猛故,先成就佛果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看到有些僧众身心懈怠,不...

有生必有死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一天,波斯匿王...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宋朝人陶禹锡的高祖被人称为陶四翁。他开了一个染布店...

遵循生活的规则

一年夏天,有位爸爸准备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海边戏水。前...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经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

星云大师《真正富有的人》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个富有的人,但是富有并不一定是很有...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印光大师说:道德仁义,乃吾人本具性德;因果报应,实...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问: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 本人鼓励受...

起心动念也能造业

佛在印度罗阅祗竹园中传法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摩达王...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 这是说明在...

人人有爱心,社会就能净化

诸位同修: 现在的社会,需要充分的大爱之心,如果人...

明证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各位观众:阿弥陀佛! 感谢海涛法师和生命电视台,使...

【推荐】这么有钱,为什么还来学佛

有的人看有钱的老板也学佛,觉得有点好奇:这么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