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起心动念也能造业

2011/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在印度罗阅祗竹园中传法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摩达王。

此时,摩达王正准备出兵征讨,在国内招兵买马,征百万人民从军。

一位证了罗汉果的比丘来此托钵化缘。却被登录于兵籍中。这管理官马的马监,见了比丘,吆喝道:“沙门,你来养官马吧!”

比丘被分配到马厩里。整日待在污浊的马厩中喂饲料,帮马儿涮洗等,如此这般在马粪堆里辛勤劳苦地工作了七天。

第七天,威严的国王亲临校阅军队。这时,比丘轻而易举腾空飞起,上住空中,衣衫飘飘,国王一见展现神通的比丘,异常惊恐。立即叩头忏悔过错说:“我实在愚痴,不明事理,让您受累了! ”

国王心想,这平常备受礼遇的比丘,竟然被抓过来打扫马房,禁不住转身厉声向诸官喝道:“是谁让沙门大德来养马的?朕不能轻饶,朕非治他的罪,宰了他不可!”。

“国王!万万不可!”比丘摇了摇手,接着,平心静气地说:

“这事既不能怪您,也不能怪主其事的人!”

“那么,谁能担当这过错呢?”国王道。

“这是咎由自取呀,是我过去世的业力所感招的”比丘说。

“哦,那么,师父能否为弟子开示其因呢?”国王毕恭毕敬地问。

于是,比丘把前世因缘,娓娓道来。

“我过去世中,也是修行人,平日专责打理饮食供养师父,有一次我备好了饭食,礼请师父用斋。‘用斋前,我要先把手洗干净’我的师父说。‘真怪!师父又不是养官马的人,为何自己不预先洗好手呢?’我当时心里这么想的。

我师父是何许人呀,他是有了神通的罗汉,我的起心动念,自然逃不出他的法眼。

‘唉呀!别看你这轻微的一个念头闪过, 以后的果报却是重的,这该如何是好?’师父说。

听了师父的话,我心里忧心忡忡,知道自己哪怕是以意念毁谤证果的阿罗汉,获罪也是难以计量的啊!

‘我就快入涅槃了,你怎么还有这不清净的心呢?’师父感叹道。

师父就在那一夜三更入灭了。过了几番生死,我那时的一念懈慢不恭,今日已因缘成熟,故招感养马七天的果报。”

说到这里,比丘感叹的说: “为善为恶都有业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影随移,丝毫不爽,现在,可说是因缘成熟了呀。”

国王亲眼目睹了这因缘果报, 自是意解而心生欢畅,想皈依于比丘。

“你应当皈依佛,佛为三界导师。”比丘说。

国王二话不说,率领了众臣子和随从人民,随着比丘浩浩荡荡来到佛所,顶礼绕佛作礼。

佛显现美好庄严之威神,一时之间光曜天地。国王及人民大感佛光蔽身的清凉和莫名的感动,此时,佛说无常苦空的人生,国王顿时证得了须陀洹。而臣子人民信念大增而皈依了佛法。

比丘因一念之差,招感果报。然而,社会上,却有很多人会以为:我只是自己在脑子里想想,也没有行动,更没有作奸犯科、杀人放火,有什么罪可言!法律上更不能认定是罪的呀。但,法律是社会道德和秩序最后的防线。何况,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意念萌生而导致。所以,起心动念也能造业。既有“意”因,就有果报。

人活在世间,学业、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忧苦和障碍在所难免,与其让脑子如脱缰的确野马般不断妄念纷飞,烦恼不断,压力重重。还不如一意不乱的念阿弥陀佛,既能蒙佛光普照、消业障,又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如此方便法门,何乐而不为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微信朋友圈里的善恶因果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

吃素者不用还命债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摆脱这个恶业。对我们的世界...

宣化上人: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学楞严咒,就是佛的化身;不但是佛的化身,还是佛的顶...

杀食巨蟒灵龟引发怪事连连

本文是我同事亲口所讲,全是他当年在安哥拉时的真实经...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

是你造作的,将来都要付出代价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

星云大师开示健康八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希望病痛缠身,但健康...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

生气了就绕着房子跑三圈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

劣势也可以变为优势

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牛舌与哑巴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

富了施,施了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人为财而日夜操劳奔波...

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 《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

拯救动物,救赎人类

月前,乡友微恙,前往探望。路经乡野,偶过屠门。有乡...

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

几则打猎致命失误的事例

古今中外,千古不变的规律:打猎的时候,很容易发生错...

四世同堂皆由多生培植而来

详夫春回大地,百卉各遂其生成。风起长空,万籁咸为之...

卖掉贫穷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是谁允许这个下贱的奴婢进到屋内?...

阎罗王派到人间的五个使者

佛言。昔者为盐楼王。有弘普之慈诸堕罪狱者。王尽现之...

谁能保证你下辈子还做人

佛陀讲暇满人身难得,我们不要以为做人很容易,这辈子...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