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2011/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心,最终超越一切束缚,得到涅槃寂静之乐,这是非常美妙的境界。当年佛陀证悟到了这个境界,便从内心流出无尽的悲悯,以圆满的智慧,向我们揭示了“心为法本,心尊心使”的真理。了解心,无疑就是了解了一切事理的根源,而智慧地运用此“心”,就能引导一切众生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

“心”本来是自然的、清净的,没有造作,不染纤尘。如同静静的湖水,内不涌动,外无波澜,映现万事万物,明明朗朗。而心的这个“本来”,被无明烦恼障蔽后,变得杂乱垢染,念念无常,如同湖面起了波涛。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在领受和觉知法尘,刹那刹那变化不停。在“心”的变迁中,如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善是怎么生的,恶是怎么起的,并通过有效的训练,使心不向外追逐,便可安住于平静中。这种平静离开了苦乐的对立,离开了善恶的造作,解脱了烦恼的束缚,超越了世人的日常感受。这对于从来没有受过有效心灵训练的人,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其实,它的内涵不过是通过种种正确无误的手段、方法,使人去掉无明烦恼,恢复本来的清净而已。

世人的心,因为对我及我所有的执著,通常处在“贪”、“嗔”、“痴”三毒中。贪得无厌,就会掠夺;嗔心大作,就会杀害;痴无智慧,就会加剧贪婪与仇恨。

颠倒的认识,使得众生不能看清因因果果的对应。现实的残酷,唤起了一部分人的思考,开始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反省。然而智慧的陋劣,使人总是迷于现象,看不到始作俑者是“心”。纵然作一些补救的措施,也是在枝节上忙碌,不能真正解决根本问题。

人类社会出现的种种恶行,不出三毒的作用。佛陀教育我们修戒定慧,就是对治贪嗔痴。当人们开始按照佛陀智慧精神指导生活,心中有了“法”,人我的分别对立就会减轻,私欲的膨胀就会得到遏制,身口意三业的肆意造作就会收敛。人心才能从贪嗔痴三毒的扰乱中渐渐解脱出来,才能将纷乱无序的心念慢慢归于平静。保持这种安静祥和的状态,进入三摩地,并通过毗婆舍那的修习,开发出大智慧,便能对因果报应了如指掌,进而选择一种幸福美满的因行,最终达到自在无碍的境界。

平和的人心,必将造就平和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亲切,家庭会更加稳固,社会发展欣欣向荣,国家与国家之间不会再有尖锐的矛盾,更不会有战乱的苦难,而大自然也会因为人类合理的利用变得更加美丽。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一种高度和谐的时候,地球将成为人类的天堂。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心态着决定我们的生活

位老人坐在路边,走来一个年轻人,他问老人说:老头,...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一、融入团队 利人利己 1.在团队中承担责任 诸位来到...

善解与包容之心

有一则简单的故事:在某乡村,有一户老人家的隔壁有一...

观心的窍诀

很多人到处找窍诀、求窍诀:给我一个窍诀吧!能不能给...

济群法师:心中无形的警察

基本的道德信条其实很简单,如佛教的五戒、八戒,是具...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

通过外在的浴佛,来改变我们的内心

在浴佛法会的时候,我们要诵一个偈子,我今灌沐诸如来...

心地的耕耘

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

达摩大师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心静

问: 师父,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

存心与择法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谓存心好坏的存心。明显的说,...

土豆和萝卜的神奇疗效

导语: 健康的饮食除了要悉心挑选食物,还要注意食物...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有三种障碍,会破坏菩提心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瞋恚,横于自他,而...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念一声「阿弥陀佛」能获得了什么

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当您知...

受他人欺侮时,应当生欢喜心

佛又对须菩提说:善男善女受持、读诵本经,如果被人轻...

佛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

圣严法师《禅修的要领》

身心放松 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 头脑放...

老人不要倚老卖老、老气横秋

佛经里有一则老人国的记载。有一个国家认为老人没有用...

对仇人没必要产生仇恨

一旦我们在外境上与仇人遭遇,内心的烦恼就会瞬间爆发...

为什么你觉得净土之法那么难信

在这个以科技和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佛教无可避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