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

绍云老和尚  2020/1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

现在信佛的人这么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的人寥寥无几啊!为什么呢?就是怕吃苦、怕真干、怕真搞。在表面上搞形式都乐意,就怕在内里下功夫,从自己的爱好习气下手。例如有的人欢喜睡觉,一天睡十五个小时也能睡,你叫他改,比割肉还难。

我们出家修行、用功办道,我们问问自己是不是真在修行?修就是改啊,改什么?改我们无量劫来的习气毛病,也就是现在讲的爱好。

行就是我们按照佛经教义来做,你不按佛经去做,怎么叫行?

仅是念佛,《佛说阿弥陀经》上也说得很清楚:“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有个居士就为这八个字极乐世界没去成。他都见到阿弥陀佛了,他和老伴讲:“我要走了。”老伴问他:“你要到哪里去啊?”

他说:“我要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现相了。”老伴哭着说:“你一走丢下我一个人好苦、好孤单啊。”这么一哭,他心动了。心一动,阿弥陀佛的相不现了。后来,病得从床上滚到地下去了。

像这样的情况不止一个两个啊!参禅的人参到禅境现前,不能识别自己,《楞严经》上讲的五十种阴魔也厉害得不得了啊。“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魔子魔女魔孙,就是在修行途中搞偏了啊!

修慧必须明理,明理就是佛说的经典。不要看那些注解,现在的注解太多了,你看佛说的经典原文,你把原文看上百遍,自然能理解一点原文的意义。那个理解是你自己的,你照着原文的意义做,佛说得不会错。

听这个注解这样讲,听那个注解那样讲,每一个注解都把他个人的观念加入一点进去。所以,我们现在讲学佛,有许多人搞了多少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八正道就是八圣法:正知、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你不搞正,搞偏了,能结好果啊!

我们修行办道的人,首先一定要把知见搞正,知见不搞正,因果就不确切了,也就是在他头脑里无因无果。无因无果,什么事他都敢干啊!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一旦到了结果的时候,不得了了,喊天喊地。造业的时候拼命造,他一点不怕。

所以,我们在这个堂中一定要把知见搞正,发心修那个法门,因地发心和果地觉要相应,千万不能把生灭心当成是果地觉,那样结菩提果不可能的。菩提圣果不生不灭,这个是真正的菩提心,你以生灭心想求得不生不灭,那都是空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发心的礼赞》

人有道德,我们要礼赞他;人有学问,我们要礼赞他;人...

星云大师自己受用很大的「十句话」

我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学院就读时,有很多人的话影响...

普贤十忍

在《华严经、十忍品》里,普贤为菩萨摩诃萨提出十忍,...

乌龟与野狗

有一次,释尊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个修行...

学佛为什么不得成就呢

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贪》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

星云大师《谈你说我》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谈...

觉察自己的烦恼心

我们常常会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其实这正是我...

学佛修行应持守哪些戒律

学佛修行有戒、定、慧三无漏学。第一是持守戒律,防非...

扩大心量与改命的方法

1. 吃亏: 吃亏是福。吃亏就是赚看不到的大便宜,经常...

【推荐】静坐的姿势与数息观

【禅修的方法】 静坐的姿势 初学静坐者,即应养成正确...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

愿生命化作那朵莲华

人活着为了什么? 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刚进公司时说:...

越只国不可攻伐之因缘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

获得真正的圆满成功

成功是人生中常时萦怀,不经意就自然浮现的字眼与期盼...

为什么这么用功还会生病

有病,你怎么样对待病?当然我们要看、要治、要吃药。...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

素食者对生态保护的巨大贡献

肉类生产不仅包括对动物的残忍屠宰过程,而且还对中国...

感恩就能得到幸福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感谢上苍我...

夫妻间的礼仪与义务

一、夫对妻的礼节和义务 佛陀在很多经典谈及夫妻伦理,...

圣严法师《回家的感觉真好》

我们要用爱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温馨的意涵是指温暖,令...

明学长老: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会再脱下来

苏州古城以西,太湖以东,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熄,这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