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大安法师  2021/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他就是念《阿弥陀经》念了30万遍,每天念佛号5万遍。他是夜不倒单念佛。你看古人这种修行哪,那真是真修实干。这个怀玉禅师他就一生有一个愿:要上品上生,精进努力。

这样到临命终时还真的是佛菩萨遍满,来了很多,有一个菩萨从他的窗户飞进来,手里拿着莲台。这个往生情境到了,但是怀玉禅师坐在那念佛一看——因为他要睁开眼睛看你是什么莲台过来呀——一看是银莲台呀,不是金刚台。不是金刚台,他就没有达到他的愿望了,他就不想去:“我志在金刚台,怎么是银莲台来呢?”——不满意。

这一不满意当然他的神识也就不想离身了。当下这个银莲台就消失了,消失了这个境界就没有了:佛是恒顺众生了。怀玉禅师这时候心理状态他很正常,不会说:“哎呀,怎么又没有了?这班车搭不上,那我是不是去不了啊?”他没有这个担忧,他对往生信心很足,他感激,感恩:“佛知道我有志求金刚台的心。”

这个境界没有了,他就加紧功夫,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念念念,念到了21天的时候,这个境界又现前,那这时候比前一次就更殊胜了。那佛菩萨遍满虚空,那真是七宝楼阁,这种异香、天乐也都比上次好。

这时候再一看菩萨拿来的是金刚台,这金刚台他很高兴了——含笑往生。含笑往生呢,当时他的这个当地有位太守——地方官员太守,听到这个事还做了一首诗来赞叹怀玉禅师,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吾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唯有庭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

你看,这个地方官员还能做出这么一首诗出来,那不简单,说明他对净土很了解。所以古代做官的人都了不起,他对于禅宗、净土宗都很了解,素养非常高啊。

你看这位太守,“吾师”,他对于怀玉禅师都执弟子礼:我的老师啊,我的师父。“一念登初地”,就在临终这一念当中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登地菩萨了。他是上品上生哪,一去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就悟证无生法忍了,这就是登地菩萨。

“佛国笙歌两度来”,你看西方极乐世界的这种接引的场面——天乐盈空,笙歌就是音乐,来两次——这是净土往生里面唯一的一个例子。这个我们只能学他的精神,可不能学这个做法,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来了,赶紧上去,我们可能没有这个把握,哪怕是银莲台——什么莲台你都是上了再说,就好像我们挤最后一班车。

他那个寺院门口有棵很大的古槐树,那就讲“唯有庭前古槐树”。枝叶繁茂,那个枝都被叶子压得很低,压得很低是什么?这个树枝都要压低来迎接这个金刚台挂在上面——“枝低只为挂金台”。

这个怀玉禅师临终给他的弟子谈了一桩什么事呢?他的弟子也希望他留个偈颂,他的这个偈颂我一下子记不下来了,但意思我能记下来。

这个怀玉禅师说,他修行已经是10劫了——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10劫了,那么今生他用了50年精进努力的念佛的功夫修行,就超过了以前10劫的修行,他很欢喜。说明他原来10劫以来修行都是修通途自力法门,这一期才遇到净土的佛力加持的法门,这50年就当过他10劫——上品上生。

也就是由于他10劫的自力修行积累了甚深的福德智慧的资粮,他今生才能遇到净土法门,遇到净土法门他才能够结结实实地相信,有坚信才是认认真真地去念,这也不是一般的因缘了。

所以我们在这个五浊恶世能够闻到净土法门,能够相信,能够去念,能够求往生,这个善根确实是很深厚的。不是说我们没有善根今生就能够有很强的信心的,那是不可能的。

那真是:对净土法门的深信切愿这种善根产生,是在无量诸佛所种了善根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善根,这一期一定要像怀玉禅师一样的去成就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纯想即飞,纯情即坠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

康僧会大师:诚感舍利,传法东吴

康僧会(?-280年)祖籍康居,世居天堂师,随其父经商移...

不浪费一个苹果

有一个韩国家庭有三个儿子,有一回亲戚送给他们两筐苹...

孤独的放生者

带孩子到国父纪念馆的湖边散步,我们看见在西边有一个...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

虚心谨慎,怀有谦恭之心

一般古老的庙门槛都很高。庙门大开欢迎十方,为什么门...

佛的九大象征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

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在争成败争对错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

供灯的功德利益与仪轨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

你为什么要学佛

说起刘宏来,大家都很羡慕。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银行工作...

平实的人生有何利益

米实了,煮出来的饭,才会香美可口;木实了,做出来的...

鼓是怎样成为佛教法器的

鼓是民间常见的打击乐器。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形状和称...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