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2011/06/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五百位大比丘跟随佛陀修行。一天,一位比丘来到阿难尊者的住处,徐徐道出心中的疑惑:‘听说,佛陀公开惩诫提婆达多离开僧团,不得与我们共住、共修,还说他会受业报罪苦一大劫,无可救拔!尊者,这个消息是真的吗?’阿难尊者颔首默然。

‘有什么因缘,作出这么严重的惩处呢?尊者,佛陀真的清楚提婆达多的修为吗?他真的是罪不可赦,深重恶极到被逐出僧团的地步了吗?难道没有转寰的余地?’比丘问道。

阿难尊者语重心长地说:‘虽然我的修行、智慧远不及世尊,但是在他身边长久以来,深切体会到佛陀从来不打妄语,身教、言教始终如一。所以一旦佛陀对提婆达多提出惩诫,我相信,必然有其道理。’

这一番恳切的开导,似乎还是无法解开比丘的疑惑。望着他怅然离去的背影,阿难尊者一路思索着、来到了佛陀的住所,并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去把这位比丘请到这儿来吧!他一定才出家不久,薰修不深,所以不能相信如来的教导。带他来解开心中的疑惑吧,否则会成为修行的障碍!’不久,两人相偕来到佛陀住处,至诚顶礼后,佛陀问比丘:‘是什么原因使你怀疑我的教导或处置不当、诳惑众人呢?’比丘回答:‘很多人都亲眼见过提婆达多显大神通,非常敬仰他的修行,为什么佛陀反而说他会堕落、受一劫重罪呢?’

‘无知的人啊,要善护口业,否则将如长夜受无量苦。’佛陀深切地告诫弟子:‘如果提婆达多心中还有毫厘善法,终不致堕落受苦一大劫!提婆达多虽然修行上有些成就,但因贪着世人恭敬利养,犯下出佛身血、坏和合僧等五逆恶业,所以命终将堕地狱受苦。这也提醒我们,利养心重,坏人善本,行者应当引以为鉴。’

比丘听了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也同样迷失在名利的追求上,所以起了执着烦恼。他立刻向佛忏悔,从此拔除疑根,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一阿含经·卷五》

省思:

俗谚云:‘以管窥天,以厘测海。’众生的爱执深重,往往见相着相,还不自觉,伴之而起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作茧自缚种种苦受,所以净土不得现前。薰修,就是常常听经闻法,学习佛的知见,放下我执、法执,才能真正体证‘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如经云:‘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禅定,如须弥柱;视佛道,如眼前花’,这念心穷遍十方、涵融无尽,岂是名闻利养所能迷惑。所谓‘信为道德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有了正知正见,滋长信根,才有力量拔除邪疑等烦恼之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不同意乐

布施的对境略有十种: 一、亲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达真堪布:修行人累积财富是否会障碍解脱

若是你证悟了,达到牛粪和黄金、手掌和虚空等同的境界...

【推荐】这样的考验荒诞且不道德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

少一分需要,就能少一分在乎和影响

我们现在有了那么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从洗衣做饭的...

「不要」的功德

有一次,佛在外面化缘,得到了一个芒果。远处一个婆罗...

戒除贪欲

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法句经...

选择益友的重要

有一次,许伟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途中经过一间卖...

何必妄加恩仇执着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

有生必有死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一天,波斯匿王...

盲龟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

修行佛法能改变命运吗

网友:天人有神通能预见未来。那命运是不是已经定好了...

学会平淡地看待别人的评价

从前,有两位小和尚,一个叫法均,一个法贤。为了进一...

希求涅槃之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当时有位梵志,...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

生气有用吗

某法师有一天由某一处所,正要开门出来,不料,迎面撞...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

行善要及时,精进也要及时

佛经云: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

星云大师《心念决定命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命好,不但要好命,而且要长命。无...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不要攀缘,要远离名利,老实念佛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若梦,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