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以虚幻为实

2011/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男子因一时的气愤恼怒,厌恶世人,便舍家遁入佛门,皈依佛教。

可是,他的身体虽然出家,入了空门,而心中仍然眷恋外界,为爱欲所束缚。他常用香油摩擦身体,用汤水洗浴,讲究身体皮肤的香滑,饮食卧具也很注意。总之,一颗心全被物质所蒙蔽,象葛藤一样缠缚着身体,一刻也不能自在。

虽然,形式上他已出家,受戒,而在行为与境界上,他还是凡夫俗子,一个未出家的人,距离涅磐圣道,还离的很远。

当时,在摩罗国的地方有一位优波笈多尊者,是一位梵行高远大名远播的比丘。这位新戒比丘,以非常敬慕他的名声而去参访。

尊者问他道:“你远道而来做什么?”

“我慕名而来,想听尊者慈悲开示佛法要旨。”

尊者观察了他的根基后,知道他还身受爱缚,不能解脱,问他道:“你能不能完全听我讲的话,受我的教诲,照我的意旨去做?”

“我一定能够,一切都按照吩咐去做。”

“你如果生起了信心,我就先教你神通,然后为你说法。”尊者说。

“先学神通,好极了!”

于是,尊师带他入山,教他学习禅定,并吩咐他要绝对服从。尊者运用神通力,化一大树,说道:“你应当爬上这大树去!”

于是,那比丘依照尊者吩咐爬上大树。但往下一望,又见一大坑,深广无比。

此时,尊者又说道:“放开你的双脚!”

比丘只有依言放开两脚。

尊者再令他放一手,比丘也遵照放一手。

但教他再放一手时,他害怕极了,答道:“要是再放手,就要坠坑而死了!”

“你已经和我约定,一切遵照我的教示,怎么又后悔了呢?”

那比丘没办法,只好把心一横,什么也不想,放开最后一只手,而坠入又深又黑的大坑中……这时,他被吓得魂飞魄散,浑身冷汗。

但等他睁眼一看,树和坑都不见了。

于是,尊者开始为他说法:

“我现在问你,当你放下最后一只手下坠时,你还觉得世间有什么可爱的吗?”

“尊者,到了生死关头,一切都没有什么可爱的。”

“是的,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为主。当色身幻灭的时候,爱也随之幻灭,如果你能看破无常的色身,那缠缚的爱执,也就随之解脱了。爱,是生死烦恼的根源,谨慎戒之,精進修行,勿失本心,当成正道。”

新戒比丘,顿时大悟。从此,细心思维,勤修精進,证得阿罗汉果。

其实,人世间,六道轮回,荣华富贵,生死爱欲……都是幻像而已!只因我们这凡胎肉眼,看不真切,常常以虚幻为实,贪一时之快,因一念之差,结果却是坠入轮回的无底深渊,难以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海涛法师《戒淫断欲圣典汇编》

《杂阿含经》节录 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

业力要得果报,有两个条件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

得到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我们都知道,「母亲节」是用来纪念天下母亲的日子。我...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刚度化了五比...

迷恋五欲失福报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一定要珍惜身体的能源

我们人有六种知觉性: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

妻子的七种类型

对一个佛教徒来说,婚姻是爱的真正认可。佛陀总是教他...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罗刹相争 比丘证果

摩偷罗国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发心出家,随...

世事如迷途,佛法度人心

奉献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学佛带给我的改...

如何能得福最快,所愿速成

问: 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

如何看待念佛中出现的种种境界

有居士在拜佛时身体震动,又见到黑暗中有光晃动。大师...

释尊舍寿留寿的甚深含义

释尊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入灭,这是历史的事实。然而关...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

极乐世界是人们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吗

问: 西方极乐的金碧辉煌和不轮回,是不是2000多年前人...

边地疑城往生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

把生命彻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信心啊,这个分别很大的啦。不是像我们说啊,我念句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