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达真堪布:佛法是最圆满的教育

达真堪布  2011/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和科学家们一样,佛也在描述宇宙人生。然而佛所研究、所成就的境界,不仅是世间,也不仅是出世间,而是世出世间一切法。对于宇宙人生的实相和真理,佛法里都有描述,而且描述得非常仔细、透彻;对于外器世界和内情众生,佛法里也都讲过,而且讲得非常圆满、究竟。佛讲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东西,还有更深入、更透彻的东西。

佛法本身也是一种科学,是最究竟的科学。通过佛法,我们才会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理。佛法是最究竟、最圆满的,精通了佛法就等于精通了一切,心里不会再有任何疑惑。没有疑惑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不会造业,不造业就不会感受痛苦。

若是所有人都能了解佛法,都能懂得佛理的话,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心灵上的问题与疑惑也都能解开,工作中、生活中,任何时候出现的问题都能解决,因为佛法里讲的是方便和智慧。有智慧,就没有任何烦恼;有方便,就没有任何障碍。

佛法又是一种最圆满的教育。人都需要接受教育,但现在很多教育都不健康、不究竟、不圆满,所以对社会、对人类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还有很多坏处。现在,外器世界和以前不一样了,一年四季都不正常了,天灾人祸很多。这些内情众生也变了,变得不讲仁义,不讲道德,不讲人情,只讲利益,没有人味了,都颠倒了。钱财第一,生命第二,仁义道德第三,为了钱财可以舍弃生命,为了利益可以舍弃一切道德。

莲师曾经说过:“不是地球在变,而是人类在变。”人类变了,欲望越来越高了,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追求的目标越来越高了。为了满足这些不择手段,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人类为什么变了呢?就是因为没有健康的教育。人是可以教育的,可以从小开始教育。有一个健康的教育,才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才有一种规范的行为;有一种规范的行为,才不会造成这些恶果。所以说,健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佛法是改正我们错误的一种方法,学佛修行的过程就是认错改错的过程。当所有的这些毛病都没有了,你就究竟、圆满、成就了。我们的思想行为都是不规范、不合理、不如法的。我们要通过学佛修行来规范思想,规范行为。

佛法教我们怎么行善积德,怎么为人,怎么处事;教你不贪欲,教你学会圆融,学会容纳;教你为社会,为人类怎样奉献,怎样付出;教你怎样去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美好的生活;教你人与人之间怎样和睦相处。懂得佛法,修持佛法的人,绝不会给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不会给人类带来不吉祥的事情,他只会帮助社会与人类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佛法是最健康、最究竟、最圆满的教育。人人都应该接受这样的教育,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灵、规范的行为,这样对社会、对人类、对家庭、对个人都有极大的利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林则徐给我们的十个提醒

我们刚刚提到了处事应该有哪些原则,就是要以道义为原...

挂铃铛的骡子

有一则很有趣的寓言:一头骡子脖子上系着铃铛,骡子每...

不要让期望扭曲了孩子的童年

期中考试成绩一出来,小菲就知道惨了,爸爸妈妈肯定会...

「摩诃萨」的七个意思

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

春节礼佛应注意的一些讲究和禁忌

春节就要到了,许多市民要到庙中礼佛祈福来年,可苦于...

为什么《地藏经》是学佛者必修经典

《地藏经》,我个人过去也学过,但理解很片面,把这部...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

宣化上人:恭敬经书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

达真堪布:想赚钱要有正确的发心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但都...

除烦恼,断执着

现在有些人一讲戒律就害怕,我做不到怎么办?因而不敢...

发生不好的事情就是消业吗

问: 有时候不舒服或发生不好的事情,师兄们会说没事...

大悲心是最好的「驱鼠药」

不要伤害任何众生,应该对他们恭敬供养,因为他们本性...

高傲的萨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

海涛法师《净土经典菁华选辑》

一 1.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2.其有众...

【推荐】活在故事之外就是出世间

一位优婆夷走进祗树林,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后问到:...

五种排毒食物

环境污染、电脑辐射、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人体...

怎样才能放得下

网友:阿弥陀佛!师父你好!最近因为失眠的事情很烦恼...

纵欲对健康的9个危害

纵欲者主张及时行乐,放纵发泄,百无禁忌,其结果自然...

吕颂贤博客承认已皈依佛教 坚持素食十几年

香港影星吕颂贤在博客中承认自己已经皈依佛教,并且十...

人生箴言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 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

七字诗句说出了我们的本来面目

唐朝有一位叫乐休的禅师,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诗: 几见春...

为什么有些人遇到不顺心事就生退心

问: 有一些人刚开始修行善法都很进步到后来或碰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