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还款之德,还子之义

2011/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和5岁的儿子吴兵生来到云南勐海县基建工地干活。

1989年11月的一天,吴兵生跑到一家电子游戏机室看电子游戏后就没有回来。吴应德夫妇连忙喊工友们一起去找,但始终不见吴兵生的踪迹,吴应德夫妇伤心欲绝。他们曾经生过一个孩子,但在3岁时病亡,妻子已做了绝育手术,吴兵生是他们的命根子。

时间一晃,又是6年。这6年里,吴应德靠勤劳和智慧赚了些钱。

1995年春,吴应德对妻子说:“基建工地我不想承包了,我想去找兵兵。”

夫妻俩合计好后,做了一个货担子,吴应德一个人当上了串街走村的卖货郎,踏上万里寻儿的路。在卖货时,每当看到与自己儿子差不多的孩子就看一看,问一问。一年中,他的足迹遍及勐海、景洪等地,然而依然没有丝毫的消息。

1996年夏天,吴应德听一位老乡说,有些人贩子拐走孩子后,不是卖到云南,而是卖到与云南相邻的缅甸去了。于是吴应德决定出国找儿子,进入缅甸。又是一年,在异乡,水土不服,不幸染病,全靠华侨的照顾。1998年初春,他的病痊愈了,于是决定回国。

辞别好心的华侨,准备乘车回国。乘车前,他到厕所去小便,发现一个蓝色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人民币1.7万元和少量的缅甸币。吴应德心想:丢了这么一大笔钱,失主一定急得要命。于是他便在厕所旁等失主。

两个多小时后,一位中年人满面愁容来到厕所。吴应德忙迎上去问:“老哥有啥子事不开心呢?”那位中年人说:“两个多小时前,我在这里上厕所,听到外面喊有歹徒行凶抢劫,我慌慌张张提起裤子就走,车走了一个多小时,我才发现钱包不知在哪儿掉了,忙乘车回来找,也没找到。”

吴应德一听忙问:“包中有多少钱?”答:“有1.7万多元。”吴应德心想,数目是对的,看来包可能是他的。于是来到了失主岩良成的家中。这时吴应德终于放下心来,从自己袋中拿出那个蓝色布包给岩良成。岩良成一眼就认了出来,打开一看,竟然分文不少,激动万分。

岩良成感激不尽,在摆酒款待吴应德的同时,心想,天下难得有这样的好人,还款之恩不知何以为报。自己女儿12岁,不知他有没有儿子,如他有儿子与他结一门亲常来往。于是,便问吴应德儿子多大了。吴应德闻言,不觉掉下泪来,把儿子失踪,自己到处找儿子的事说了一遍。岩良成闻言,沉吟半晌,问道:“儿子走失时多大?”吴应德答道:“当时6岁。”岩良成听罢,喜形于色,忙对家人说了几句。不一会儿,一个年龄约十四五岁,穿一身学生服的少年走出来,岩良成说:“9年前,有位过路客人带这个孩子路过我这里,说他妻子亡故,他有3个儿子,因经济困难,想给儿子找个好人家。我收下后问孩子叫什么,他只知道姓吴。我送他到学校读书,现已读初三了。刚才听说您儿子走失,又觉得他与您相貌相仿,便叫他来让您认个仔细。”吴应德激动得热泪盈眶,说:“我儿子有个记号,他后脑有颗黑痣。”众人连忙拨开少年的衣领一看,果真有一颗黑痣。吴应德一见黑痣,忙把少年搂在怀里,连声叫着:“兵兵!兵兵!我是你亲爸爸呀。”两人紧紧相拥而泣。吴兵生也向吴应德讲起自己依稀记得“好心”叔叔背自己去买糖的经过。

次日,吴应德起程回家,岩良成决定让兵兵随他回云南。

岩良成说:“您有还款之德,难道我就是禽兽之人,没有还子之义?”

吴应德寻子的感人经历一时传为佳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

给孩子希望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了水的...

最美的孩子

有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沿着清净鉴人、纤尘不染...

证严法师:生死之间

比如在慈济医院中,最近有两件个案,一件是父与女,另...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

出家人对父母的孝

古往今来多少出家的人,他们对父母的那种孝,那是刻骨...

【推荐】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

日行一善

人们相互之间喜欢祝愿吉祥如意,其实这仅是良好心愿,...

不要和诱惑较劲

一天,大鱼问小鱼们:在一个钓钩上挂着一条又肥又嫩、...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

不被打翻的唯一方法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

佛教和中国文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

【推荐】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

圣严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安心?》

曾经有一位居士问我: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在日常...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一生的灵感奇事

少康大师(688 - 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

真修行人要过的名辱关

人非完人,孰能无过?那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无人说...

弘一大师:净宗问辨

古德撰述,每设问答,遣除惑疑,翼赞净土,厥功伟矣。...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四个原则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

星云大师:六和敬

僧众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乐清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