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徐恒志居士:学佛者的苦闷

徐恒志居士  2011/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已认识佛法理论的精辟圆满,也常常看经研教,赞叹随喜,但只当作学术性来研究鉴赏,不肯毅然决然地用认真严肃的态度来躬行实践。有的还曲解‘本来是佛,不属修证’的说法,认为修行证果是不必要的,因此终日闲散,任情放逸,自以为随缘自在,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却没有抵抗和化除的办法。

第二.虽已肯发心实践,却不明修持的道理,仍处处执著,说物就著于物,说心就执于我,甚至必求最高无上的法与德高望重的师,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从速解脱自己的烦恼;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贪嗔等习气发露的时候,却随它奔腾流浪,并不去回头照顾。他们心存依赖,一味向外寻求,仍不曾抓住问题的重心。

第三.曾经沧海,备尝艰苦,于是认真学佛,愿求解脱,知见很正,却又苦于摸不著一个下手处,虽也诵经持咒,念佛打坐,但终觉得左不是右不是的找不到一条出路来,往往学佛十年,烦恼依旧,求法无量,痛苦如昨!于是很多人因久无消息,自怨业障深重,以为终身无望,从此萎靡不振,退失初心。

我们如果根据上述一些例子,来作一下主观上的分析,那么第一种人是由于不知实践的重要;第二种人是由于不明实践的宗旨;第三种人是由于不详实践的方法。因此,求法的很多,而实践的就较少,至于从实践而明悟心性的那就更少。所谓‘入宝山而空回’,这真是学佛者的苦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

汝既发心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谓以大菩提心,俾...

勿做「小资」学佛者

都市中,有小资阶层。小资者,小资产阶级也。 生活上...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张国立:学佛的大道上勇往直前

张国立很早就信佛,奶奶、妈妈说他打从娘胎时起就与佛...

儿童该怎么学佛

问: 十岁左右的儿童念诵什么经咒比较对机?弟子希望孩...

苦水育青莲

有人说,进入佛门的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善根深厚,一...

济群法师:佛教徒是禁欲主义者吗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惭愧心精进心

我们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在五浊恶世中还能遇到佛法。...

往哪一个方向去,就看你怎么发心

法可以让你成就一种资粮力,但是这个资粮力到底是往哪...

出家人要过的四个难关

出家是为了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要成佛就要净除一切罪...

学佛后那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有个弟子,发信息给我说,上师,我学佛念经修了这么多...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

老年人不讨嫌的10个切记

一要切记: 岁数大了不是本钱。这年头什么都值些钱,...

权力和金钱,这两个东西困住了自己

我年纪大了,直话直讲,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出问题,不在...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

训练你的心

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

如何面对工作上的压力

网友:法师,我工作在一个注重销售结果的公司中,我喜...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

念佛念经时流泪是好是坏

原文: 念佛发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