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宣化上人:培养四无量心

宣化上人  2011/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道人,一定要培养四无量心。有了四无量心,才能教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修道人若无四无量心,就与道相违背,就是修了八万大劫,离佛道尚有十万八千里。

四无量心是修道人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何谓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无量就是没有限量,不半途而废,不中道自画,得少为足,认为够了。其实慈悲喜舍没有够的时候,越多越好,应把它推而广之,扩而充之,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1)慈能予乐。我们是否给了众生快乐?若是没有,那就是没有尽到慈心。应该朝向「无缘大慈」的目标迈进,不但同情人类的遭遇,而且也要同情动物的遭遇。如有不幸的事情发生,要实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脱离苦海,这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事。不要存着隔岸观火的心理来观赏,那样就失去佛教的救世精神。佛教是慈悲为怀,方便为门的宗教。

(2)悲能拔苦。我们能不能拔除众生的痛苦?若是不能,那就是没有尽到悲心。应当有「同体大悲」的思想。也就是人溺如己溺,人饥如己饥的精神,佛教以悲为宗旨,悲就是怜愍的心;与儒家所说的「悲天悯人」不谋而合。由此可知天下圣人的思想,同出一辙,没有离开恻隐之心。佛教主张慈悲,儒家提倡忠恕,心心相同,这是宗教的髓,如果不如此,那就同于异说外道。

(3)喜是喜心。我们是不是欢喜学佛法?有没有生忧愁起烦恼,或者闹情绪?如果有的话,赶快纠正,不可任性发展。若有半点习气存在,在七情六欲上用功夫,那就是错误观念。要知道这种观念错不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4)舍是舍心。我们有没有舍心?如果有,是大还是小?是一时还是永远?舍就是发心给予众生快乐,拔众生的痛苦,扶人困危,会生起无限欢喜,但不可执着。做完之后,统统把它忘掉,不可留记心头。如果执着不忘,那不是菩萨的愿行。要有施恩不求报的胸襟,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将修行进行到底

修行的路很漫长,必定要经过很多磨难,你要看看自己能...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同学!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

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圣严法师:忙人时间最多

在座的居士们,多半是非常忙碌的人,都还能够安排时间...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宣化上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呢?就是愚痴和爱。 人最大的毛病是...

宣化上人:人为财死的秘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是对呢?还是不对?...

宣化上人:修行要先能忍辱

我们学佛法的人,应该向大德高僧学习,知道过去的高僧...

宣化上人:人生的百苦交煎

释迦牟尼佛修道时,父系亲属有三人跟着他出家,母系亲...

一定要报母恩

当你苦难的时候,你会喊妈妈,好多人:哎呀!我的妈啊...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

温暖的拥抱比耳光更有力量

球王贝利出生在巴西海岸线附近一个贫困的小镇里,父亲...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受天人供养第一的牛嘶尊者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讲阿罗汉能受天人供养。释迦牟尼佛...

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清信士即对佛法有清净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证严法师说故事《五浊恶世度有情》

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

化缘并非募捐那么简单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