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净界法师:娑婆世界的苦与乐

净界法师  2011/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蕅益大师解释经文,他习惯性用对比的方式,我们看第一段:

我们先讲我们住在娑婆世界的身心状态。

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生命是有苦受跟乐受,娑婆世界你很难十全十美,你有这一部分如意安乐的果报,你就有另外一分不如意:你看福报很大,身体却不好;你身体很健康,但是为了衣食而奔忙。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是业报身,是业力所招感的一个身心。

如果我们今天反省一下,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在造业的时候,你不是一天都全部造善业,哪有一个人白天、晚上全部都是造善业呢?你可能大部分的时间造善业,但偶尔也会起一些恶念。我们一般是造了善业、也造了恶业,这善恶业夹杂在阿赖耶识当中;所以你得果报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出来了。

你有一些果报让你如意,有些果报让你不如意了,这个很正常。

甚至于我们可以说娑婆世界是苦多乐少:我们过去没有学佛的时候,造的罪业是多,偶尔造造善业,所以苦乐相杂;但是说身心世界的果报是苦乐相杂,这样的认识是很粗浅的。

如果从本质上来看,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你不如意的果报是痛苦──短命、多病、贫穷等等,这让我们感到逼迫、不称心如意,这个容易理解。

乐是坏苦不久住故,这个地方,包括修行人也很难参透。

说我过去造了善业──富贵从布施中来、尊贵从持戒中来、庄严从忍辱中来,你得到这个富贵、庄严的果报,你应该感到满意了吧?不对!其实这个快乐的感受,本身就是苦。

为什么?因为他有无常败坏的危机。你得到这个安乐的果报,你心有一种不安全感在里面,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破坏?说你这间房子盖得很漂亮,但是这间房子盖在地震带上,你哪一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这间房子被破坏了!

所以我们凡夫对果报体是有所执着,心有所住,当你对快乐的果报产生习惯性的执着,等它消失以后,你就会很痛苦。所以说快乐的果报,因为有一种不安稳性,所以这个就是苦,这个诸位要参透的。

第三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

你说我也没有什么快乐、也没有什么痛苦,安住在一个平等的舍受,其实这个也是苦。

为什么?因为它这种流动性,相对涅槃来说,也是一种不寂静的痛苦,这个是很微细的。

总而言之,娑婆世界如果从本质上来说──完全是痛苦的,没有快乐的感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变化之苦

变苦是六道轮回中的三大根本苦之一。比如说在人道中,...

真正的高贵

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个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个人...

在苦中而不以为苦,是真正的灭苦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

人生的四种境遇

人生在世,所处的境遇虽然千差万别,概而言之,不出苦...

痛苦恐怖及不顺,都由所造的罪业而产生

一切的痛苦、恐怖及不顺,都是由往昔所造的罪业而产生...

人生到底是苦是乐

佛教认为,三界没有究竟永恒的快乐,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梦参老和尚讲述开刀的亲身体验

当我到台湾动手术开刀的时候(一九九六年元月),我发...

学佛过程中的最怕

学佛、修行就是将不正确的一切行为修正过来,把不正确...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阴骘文》,印光大师非常重视这篇文章,它讲到文昌帝...

巴马人长寿的原因

以前我们的生活虽然贫苦一些,要吃上点肉,那需要等到...

【推荐】历代祖师大德放生开示

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随陈时...

科技进步的危机

所有的人类,一切一切都是向外驰求,心外求法,越跑越...

海涛法师《药师法门》一帖消灾的法药

这个社会再怎么发达,不过就是人们越来越有钱,武器越...

自己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当年,一男子落水,呼救,拿破仑闻声过去,见男子正在...

父母之恩撮发难报

我们众生都应该孝顺父母的,不孝顺父母的人,那就有罪...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

低头也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绝...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

人争一口气

齐庄公的时候,有个勇士名叫宾卑聚。 一天夜里,他梦见...

慈悲喜舍对治三毒

人要有慈悲心,对人对事,且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一切...

星云大师《如何面对老病》

人不一定老了才会有病,年轻人也不一定没有病,黄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