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济群法师:如何才能对治欲望

济群法师  2011/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才能对治欲望?佛陀告诉我们:“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知足,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足方能常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知足就是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过去的丛林中,老和尚总是告诫弟子们要惜福。现在想来,这句话的确特别有道理。

从个人来说,一生的福报有相对的固定性;从人类的生存环境来说,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在过去几千年,我们已经习惯于大自然无私的奉献和给予,似乎大自然的宝藏是无尽的,可以供我们尽情索取。但随着人类对地球有了更多了解之后,我们才发现,地球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说大自然的恩赐是人类共同的福报,那么,它不仅属于我们的祖先,属于我们,更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曾经有人说过,我们不是从祖先的手中继承了这个地球,而是从后代的手中借来了这个地球。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合理使用,而是像败家子般任性而为,那么,大自然赐予的这份福报很快就会被我们挥霍一空。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子孙又何以为生?等待人类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十六世纪以来,在西方唯物论思想的指导下,人们以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高于一切。当追求物质利益成为生活的最高目标时,人类也不知不觉地物化了。我们总以为,只要有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人类就能过上幸福生活,世界就能获得和平安定。

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却是: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为争夺资源而导致的争斗也始终没有停止。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物质生活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归根到底还是人类自身的问题。确切地说,是人类心灵的问题。

佛教认为,心灵是主导人类行为的关键力量。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只要人类的贪、嗔、痴还存在,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就不会停止,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也不会停止。如果我们希望拥有清净、安定的世界,首先就要净化我们的心灵,克服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心有满足,就是最大的财富

现今有些人物质富足、生活奢华,却始终感觉不到快乐,...

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

一双筷子,断送了江山

话说商纣刚继王位的时候,并无荒淫之象,大家都认为他...

【推荐】想趋吉避凶,就要调伏欲望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

幸福常驻心间

有这样一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说的是从前,一个富...

宣化上人:【无漏】的智慧光明

诸佛菩萨、贤圣僧,皆有无上的大智光明,无漏无尽的智...

生死轮回淫为首

近年来,色-情泛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

紫磨金盘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贸易为生,常常到异国采购。这一...

济群法师:多闻熏习

我们无缘生于佛世,但佛陀所开示的解脱之道,尽在三藏...

济群法师:出家意味着什么

出家,不仅意味着外在形象的改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

习气刚形成时怎样对治

问: 习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当习气刚刚形成时,怎...

以什么心来做事,最终就会成就什么

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数人对自己的心行并不了解。...

【推荐】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

念诵行持《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利益与殊胜果报

首先是校量闻经的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

每日的生活要如何计划呢

你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过的呢?有计划吗?春秋时,齐...

7美元买走了一整天的快乐

一位女士开车来到小城加油站,本应到自助加油泵那边加...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

技能与家财

从前印度南面海边,有一个名叫那梨的国家,这个国家的...

星云大师《我怎样走向世界》

各位乡亲,各位父老兄弟姐妹,大家好。 我是扬州人。...

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

梵志丧女 焉知非福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弟子们开示时,有位...

智者求其实,愚者求其名

常听两种声音: 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评。 常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