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布施培福,横越生死苦海

2012/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过去,佛陀曾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天,一位年迈的婆罗门来到精舍,向佛问讯后即坐于一旁,向佛请法:‘佛啊!我已年迈老朽,过去做了很多恶事,既没修福,也没行善,又没修持能远离恐惧的法门。慈悲的佛陀!请为我说法,让我命终之时可以被救护,就像有一间屋舍可以让我有所依怙。’

佛陀告诉婆罗门:‘老、病、死如火般炽盛,要远离其害,就要在身口意上勤修善法。过去你未能修持身口意三业,今日若能改往修来,这些善法资粮就是你临命终时救度你的船、让你避难的屋宅。’

佛又说:‘就好像屋舍着火,此时应该赶快将财宝搬出屋外,放置在无火的地方。为了免离生、老、病、死之火,应该勤修布施,救度贫穷。世间的金银财宝,无能免于国王、盗贼、水、火等侵害,临命终时亦不能随身。若能力行布施,则其功德将永随己身,坚牢稳固,国王、盗贼、水灾、火灾都无法侵损剥夺。假若悭吝贪心而不布施,则如昏昧不觉者;而能布施救济贫穷者,才是真正觉悟者。’佛说法毕,比丘众皆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五》

省思

《佛遗教经》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世间人若遇急难之事,只要能消灾免难,多少钱财都愿舍得;但若人劝其勤修善法,以为将来福德资粮,往往因悭吝而不布施。殊不知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菩萨万行中,布施为六度之首,佛弟子当积极植福、培福,如乘船渡海,饮食俱备,方能横越生死苦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把「失去」当成习惯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说到财富,简单地说,一切都从布施福德而来,从布施业...

物质供养分三种

供养,有上供养和无上供养。有上供养,指世间的福报;...

贫女供灯的故事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常常...

很重视眼前的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

佛誓断众生贪欲之因缘

世间狂逸之甚,莫过于贪欲,因此应当勤断贪欲烦恼。 《...

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在修行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广修供养。在唐朝,有位叫悟...

寺院与钱财

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出家人和寺院来说...

站着被烧焦的鸟

1996年3月,一则极为感人的有关动物的新闻在全美播放:...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二?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

失望的牧牛人

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拥有二百五...

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

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一切事物终将离散败坏

过去,佛陀住在摩偷罗国跋陀罗河边的伞盖庵罗树林中,...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

新年的七道红烧素食菜谱

春节到了,今天推荐几道经典的红烧素菜做法,让你春节...

何谓佛度「有缘人」

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

一年四季的口味调整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月减苦聊增辛,...

圣严法师《何谓解脱》

何谓解脱?一般可分为身的解脱及心的解脱。例如我们因...

因果和轮回的那些事儿

因果和轮回并不复杂与深奥。无论自己做了什么,都要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