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与观音菩萨的慈悲行相应

2012/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观世音”是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的不同传译。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菩萨,简单说,就是上求下化的大心众生,在修行历程中,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的大乘行者。观世音在上求下化的菩萨中,据《悲华经》说,他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功行几乎圆满,十方诸佛所有功德几乎都具足了。经中有处说:观世音是过去“正法明如来”,那么他是佛而现化菩萨的。他现身在无量的国土中,以菩萨身,拯救多难的苦恼众生,还表现他无穷的广大悲愿。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不但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而且还有说观世音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或有人问:观世音菩萨何处人?他的道场在何处?其实观音是古佛再来,不可说他有固定的道场,因为他是“无刹不现身”的。他是阿弥陀佛的辅弼,他的道场便是极乐世界。但在这娑婆世界,南印度海边普陀落伽山,是观世音菩萨的古道场,这如《华严经》等都如此说。

梁贞元年,日僧慧锷在中国请了一尊观音像,想带回日本供奉。谁知路经舟山群岛(浙江定海县)却被狂风恶浪阻止了归程,被迫将圣像请上了海中的一个小岛——梅岭岑,筑一所茅篷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与此岛有缘,日子久了,朝拜敬仰观音圣像的人多起来,此岛就成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也就改名为“普陀山”。

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并无一定,哪里有虔诚的观音信仰,哪里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救世精神,哪里就是普陀,哪里就有观音。太虚大师说:“清净为心皆补怛(即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

随机应化,是菩萨行的特色。今天念诵的大悲咒,是千手千眼的观世音。千手,表现了拯救众生的伟大能力;千眼,表现了智慧光的无处不照。这是大悲大智的表征;为了接引众生向正觉的大道,观音菩萨的方便应化,可以说无微不至。这在《法华经·普门品》中,叙述得最为清楚。如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乃至应以夜叉、阿修罗、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现实的世间中,如应以居士、农夫、工商、军政人等身得度者,亦现其类而为说法。随类应化的方便,是菩萨行中的同事摄,此不独观世音有之,如弥勒菩萨偈颂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也就是此意。千手千眼以外,有十八臂观音、四臂观音。最一般的,即示现天人庄严相的圣观音。一向有三十三观音的类别,终不外随机示现而已!

观音菩萨的身像,究竟是男是女,一般人总不免有这样的疑问。其实随类现身,当然可以有男相,有女相。不过约大菩萨相说,都是大丈夫相。唐代以前的观音,也总是大丈夫相的。《华严经》也说:“勇猛丈夫观自在。”然而观音菩萨的特殊表德,是大慈大悲,约这个意义说,他的应化,一方面是内在的悲心激发;一方面是哪一类的有情苦痛多,菩萨的现身应化就多。观世音在人类中的应化,现女身的较多,这是有两种意义的:一、女众的苦难,从古代以来,一直多过了男人。二、女众内心的特性,是慈忍柔和;表现在她们的日常行为中,即是爱。女众的心理,慈爱确实超过了男人。如母亲对于自己的儿女的爱,深重殷切,无微不至;父亲对儿女的爱就没有那样深重殷切了。爱,即在私我的黑影中所表现的慈悲,是慈悲的局限化,不免带点歪曲。慈悲即爱的无我的扩大。

由于女众内在具有了母亲的特性,故以慈悲为特德的观世音菩萨,即多应现女身。扩大为无私的大爱,泛爱广大的人类、一切众生,都如慈母爱自己的儿女一样。所以观世音的应现女身,不但因为女众受的苦痛多,而且是发扬人间的母爱,使之广大而无私,成为菩萨的平等慈悲。所以我们信仰观世音,应如孩子敬仰母亲一样。能如此地诚切敬仰,如母子的心意感通,自能得观世音菩萨的救护。

观世音──阿缚卢枳帝湿伐罗,在今日印度教中,也是有人知道的,而且还是女性。所以唐宋以来,观音像塑为女相,是有意义根据的。在海浪滔天、生存俄顷的航海生活中,最危险,安全最无把握,故最需要慈悲的救护。所以,观音在海滨一带,信仰最深。如印度的观音道场,在南海;在中国苏、浙、闽、粤、 台湾、新加坡的华侨间,观世音菩萨是唯一的安慰者。

值得注意的,如台湾(闽、粤等沿海诸省都有)的天后宫、妈祖庙,都与沿海的民众信仰有关,而且都是现女相的;从人类的宗教学说,慈悲救护的要求会无意识地现起女相来。西方的一神教,本是反对设像的;而天主教有玛利亚──耶稣的母亲像。玛利亚被称为圣母,传说中也有种种慈悲的崇仰、无限慈悲的表现等等。如从菩萨的示现说,玛利亚还没有出世以前,观音的圣德已是大乘佛教共知的事迹了。这些都可以看作观音的一种应化,特别是今日台湾所有的天后(妈祖),我们应以观音的精神去充实她、净化她——应以天后、妈祖身而得度者,即现天后、妈祖身而为说法。

不过,这里特别要说到的是:

一、一般人崇敬观世音菩萨,往往多为功利的交易,如向菩萨许愿,如果菩萨佑助我,那么我来还愿,如“重修庙宇,再塑金身”等等。这种贿赂式的祈求,即是毫无真实信仰,是非佛法的!信仰观世音菩萨,向菩萨祈求,应如孩子信仰自己的母亲,向母亲祈求一样,绝对信任,真诚亲切。只要于儿女有利益,母亲是一定会给予的;如果我们所祈求的或是不合理的,或是与我们无益的,菩萨难道也会救助你?

二、母亲护助儿女,但儿女的光明前程不是母亲赐予的,不是一切依赖母亲,而是自己立志向上,努力创造的成果。所以信仰观世音菩萨,切不可推卸了自己在现实人生中应负的责任,过着事事依赖菩萨的生活,自己不长进,不离恶,不行善,不知归依三宝、奉行佛法,颠颠倒倒。菩萨是大慈大悲的,但你自己罪业所障,菩萨也救不了你。

所以应仰慕观音菩萨慈悲救世的精神,奉行佛法,诚切地实行,当然会得到菩萨的救护。在人生的旅程上,若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如不是定业,不是罪有应得,凭着信仰的虔诚,自能获得观世音不可思议的感应!

每一大菩萨表征了一种不同的德性,慈悲即观音菩萨的德性。我们如果不杀生,而且对一切众生能予以普遍的爱护,那么我们的心行就与观音的慈悲相应。相应则相感,这即是“同类相感”的道理。所以,我们内心的信仰,要能表现在外表的行动上,现实的行为要能与观音菩萨的慈悲行相应。这才是我们今天对观音菩萨应有的真正纪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被牛感化的斗牛士

这张不可思议的照片,记下了斗牛士Torero Alvaro Mun...

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

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

心灵在放生中得到升华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

星云大师《佛教的慈悲主义》

谈到佛教,大家总是说:「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是妇...

观音菩萨感应故事:治愈脊髓瘤

10年前,我因患病,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危难关头,...

【推荐】修持大悲咒的仪轨和功德利益

根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救鸽

有一个大国都城叫提婆底,国王名叫尸毗。他的国家土地...

怎样才能见到佛

有一种传说,去五台山一定能遇到文殊菩萨。按理说也一...

《瑜伽焰口》十二召请文

焰口是佛教传统的佛事仪式之一。瑜伽为印度语,意为相...

城市生活对修行是否存在有害的一面

问: 繁华城市对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一种舒适和便利。...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戒,能降服粗重的烦恼。比如很多人有抽烟的习惯,想戒...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弥勒菩萨应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齐明帝时东阳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业为...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从衣服看女人福报的走向

一个女人的福报走向,从服装就可以看出来。夏天到了,...

从点滴处注意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学会爱惜五谷粮食,浪费粮食是暴殄天物,是...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

印光大师:杀生吃肉的开示--杀业最碍往生

杀业最碍往生。即不往生,更须不食肉。庶免未来偿身命...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感情的利弊很多,究竟如何运用

有个女生到佛光山找我,神情沮丧。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