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学佛人三种地方不可去

索达吉堪布  2012/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

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总括说来有三种,是怨仇争处、众人聚处和玩乐之处。

“怨仇争处不可去”,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因为我们初学佛者未生起利他之功德,没有调解的能力,围观时不但会生起嗔心,而且还会被牵连进去,对自他都没益处,所以看到这类场面后,在内心中祈祷上师三宝,但愿他们化解怨仇,而不要去参与。平时生活中,对自己有误解或不好看法的人尽量敬而远之,以免彼此增加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众人聚处不可去”,这里的众人聚处是指没有正知正见愦闹的人群、大都市等,并非众多道友一起精进闻思修行的地方。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应该处在适合的环境,通过闻思得到正见,再到无有愦闹的寂静处稳固自己的见解,及依见解而修持,《月灯经》、《弥勒请问经》多赞叹寂静处有诸多功德。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所讲的六种过失,其中的赌博、喧杂境就是众人聚处。平时也不要经常去大城市等繁华之地,以免自己生起和增长贪心、嗔心、痴心,所以,除了成就后去弘法利生外,应尽量避免去众人聚集的地方。

“玩乐之处不可去”,玩乐之处是指诸如去打麻将、下棋、跳舞、看录像等游玩的地方,这些地方只会助长贪嗔痴,不会增上智慧,即使世间那些稍有修养的人也不会去的。以前米拉日巴尊者背着他仅有的一袋荨麻与一口土锅赶路,途中土锅打破了,正巧被几个去参加集会的姑娘看见,她们说:“我们今天开法会时,应发愿生生世世不要像他那样可怜。”同时,米拉日巴尊者也默默发愿:“愿我生生世世不要像几位姑娘那样可怜,没有正知正见。”没有正知正见的愚痴众生都执持颠倒之见,把无聊地消磨时光作为一种快乐。少数修行人以前世间习气重,因此现在应该好好地观察自己的不良习气,顿时舍掉。这些教言看似容易,做起来却难,故我们应当努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

中国历史中的五位佛门皇帝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西汉,早期乃是在上层皇族贵族阶层...

断除闻法六垢

听闻佛法有六垢,尤其是皈依弟子,应该好好比对自己的...

佛教的价值观

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佛教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圣的使命,...

把佛法建立在自己的内心当中

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把佛法建立在自己的内心当中...

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法器

佛法是甘露,但要装在干净的杯子里,如果杯子本身有漏...

佛教的养生理念

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

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

请把开心当成一种习惯吧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

是否适合做夫妻的10个标准

现如今,婚姻的可靠度似乎越来越低,离婚率高居不下。...

一颗受过训练的心,就能得到安乐

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什...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

人生最大的恐惧是没有方向

什么是理想?我后来才发现,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理想...

息灾卫生豫说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以故古圣贤皆制治于未乱,保邦...

刚念佛不久的人没助念,能往生西方吗

念佛是长是久,各人因缘善根有差异。但无论他念佛时间...

小人心行 现生折福折寿

儒家对这个就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动、...

争取一分钟,可能成就一件大事

一分钟的时间有多长?说短很短,说长很长。荣辱、生死...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 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