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四众道场药言

慈舟法师  2012/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古以来,出家的大德,一天都要算几回账。早上起来摸摸头,我把头发剃得光光,当出家人,为的了生死,究竟生死了几分没有?到中午又摸摸头自问自,又过了半天,生死了几分没有?到夜晚又摸摸头,如是盘算。如果生死未了,烦恼宛然现前,就要痛哭流涕,如丧考妣。生死究竟怎样了法呢?妄想渐少,烦恼减轻就是了了几分生死。现在的人善根浅薄,即不能一日三盘算,也应该一日一盘算。我常说出家人犹如擦台布,给人家做佛事,求忏悔消罪过,好像是人家的台子污秽了,我们要替人家擦洗干净。可要善擦,把人家台子擦净,我们用的擦台布还不染污。不然的话,擦来擦去,别人的台子虽然干净,我们的擦台布也就秽污破乱不能用了。虽是一个譬喻,却甚恰当。我们怎样才使这擦台布不脏呢?就是给人家做佛事时,至诚恳切,心地清净,妄想不生。仗佛力,仗法力使施主及其所追荐之人,咸得利益,这就是自利利他。要是无诚心,一边在念经,一边在打妄想,而受人家的恭敬供养,那就成了脏台布了。

诸位同学,究竟盘算了没有?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果能放下万缘,真实用功,得力很快。古人云:“用在千日,悟在一朝。”哪里定规要许久功夫?譬如这一七间功夫用得不得力,打这时起就起觉照,精进专一用功。用得恰当,一枝香也能悟道。古时大德谓:“用功千朝,悟在一时。”就是说积千朝的功夫,因为不得力,到末后才豁然觉悟,虽顿实渐。大家要知我们的心体,犹如古镜本来光明,只以埋没泥中不得显现。一经出土,而又擦磨,便能显出光明本体。就功用上说,就在各人随时不忘觉照,善用其心。

再说到事相上,像净莲寺四众共修的道场,干的是很危险事。四众共修道场,佛在世时颇为盛行。每次法会,皆有四众弟子。到了末法时代,这样道场建一个倒一个,佛法受了很大影响。印光老法师不赞成建四众道场,就是这个原因。究竟四众共修能否举行,完全系属在人的知见正大与否,规矩严肃否。按律来说,所有方丈客主及各寮房,均不容许女众久坐久谈。虽自信心地光明,要行菩萨道,但亦要善护讥嫌。无论当众背人,均非佛法不说。诸位听了以后,在参加道场,和自己办道场时,都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对于四众共修,界限要严,大家要遵守才好。

净莲寺这种规矩是天然的,到这里来的居士都是正知正见,为佛法而来。我们自己仗佛冥薰加被,正念时刻现前。仗佛法光明加被,依赖戒法维持身心,并靠大众僧力,互相监视,不令有犯戒的举动。必须这样在微细上注意,护持佛法。诸位的眼如收不住,我就要管束的。三业俱不得掉举,身非佛法不行,口非佛法不说。身口七支能护住,意业纵未清净,亦足以减其势力。意如树根,身口如枝叶。伐去枝叶,虽有根在,不易生长。再加修行以佛法转意业,顾不得起颠倒妄想,或转念或歇念都是功夫。已有功夫的人,以歇念为贵。设不能歇念则令转念,总要自家做得主,向正念上念。转念,歇念,下手不同,归原无二,总要假净念除染念。办道场既有许多顾虑,闭门自修又落于小乘,佛呵为焦芽败种,所以定规要自利利他。一举一动,不违佛的教诫,向护持佛法上着眼,这是出家人应遵守的。

在居士一方面呢?请人修行,自己也不在修行之外,亦是自利利他。这一层看诸位有择法眼否。在堂中随喜念佛,出堂以后,仍要正念相续不断。敲起键椎如是念,歇下键椎仍持正念不失。出入往返,常常如是。久之三业即可清净,降伏旧日习气。一谈闲话,即失去正念。应当注意的,我们都是站在一条战线上,与魔军共战。古人云:“三人同心,其利断金。”所以要群策群力,共同修行。我们能恳切至诚,为护法檀越回向。利益众生,即是利益自性众生;好了人家,即是好了自家。诸佛如来,就是利益众生而成佛的。借一人为发起之端,普为一切众生回向,则发起之人得益更大。一人发真归原,十方世界消殒。愿一切众生入法界,即是法界心现前。功夫不在久,只在得力不得力。虽然只剩一枝香,在这一枝香能息念,好好用功,用得应,就能了生死。说多话打闲岔,还是好好地用功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问: 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济群法师答: 什么...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到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

持诵观音两度复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门

本文是万如法师出家前的亲身经历,选自福建莆田广化寺...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锡杖的表法含义

诸位吉祥。我们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的法器,叫做...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

不论在哪里,心变了一切都变

出世的心就是出离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来到世界的心...

一巴掌的反思

有人说都是某人让我生气的,是某人对不起我,所以就会...

弥勒净土的庄严和往生弥勒净土的方法

最近有人留言说,因为玄奘大师和虚云老和尚等大德都发...

发菩提心后,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

我们再看对治退还。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

圣严法师:是梦?是醒?

佛陀说,人生如梦幻。尤其当生命充满著欢喜和快乐的时...

业力带着你去旅行

佛法里面讲,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会...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海涛法师:处世格言

一 1.知足常乐的秘诀是懂得享用你所拥有的,并能割舍...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

三伏天到了,我们该如何养生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吗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总是胡思乱想,心静不下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学生,平时玩心比较重。心也总是静不下...

佛法化导,救人心之陷溺

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