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把人生看做一次旅行

2013/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把人生看做一次旅行

《红楼梦》里的开篇偈语说道:“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人世间,总是交织着众多的名名利利、是是非非,搅得身陷其中的我们,整日为名利是非所累。

名利乃身外之物,却最能累人。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将被名利所困扰。

清朝雍正年间的白泰官,是当时有名的武术家。平时他喜欢云游四海,这次,一游便是八年。这天,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刚刚走到村口,在村口的树林里,他看见有个十来岁的小孩在练武,一招一式,身手非凡。白泰官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作为武术家的他,一眼便看出这是个练武的好苗子,想着想着,白泰官突然意识到,这小孩如果长大,其武艺肯定在自己之上。一时之间,妒火中烧,白泰官便来到小孩身边,竟然要求试武艺,可想而知,一个孩子怎么打得过一位有名气的武术家?白泰官比武是假,杀人是真,在比武过程中,趁机将小孩杀死。小孩断气前愤愤地盯着白泰官,咬牙切齿地说:“我父亲白泰官回来之后,一定会给我报仇的,你等着……”这句话像一声霹雳把白泰官惊呆了,原来他妒火中打死的竟是他的亲生骨肉。

可见,一旦被名利迷住了眼睛,有多么可怕,会可怕到六亲不认,可怕到遗憾终生。

这世上名利双收者毕竟是少数,如果你都想拥有,更多的便是为名利所困扰,因过分追求而落败。现实摆在眼前,如此严酷,不妨把名利看淡一些。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大富大贵,位高权重,人生的价值也并不仅仅能用名和利来衡量。人生若想活得轻松自在,有滋有味,就应该抛开名利,看开名利,看淡名利,这样,才能活出生命的本色来。

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这样回忆说:“我得奖的那年真糟糕,得奖当然是好极了,但一年内我什么工作也没做。”可见,对于潜心研究的科学家来说,一夜之间成为名人也并不完全是件好事,对于看淡名利的人来说,也许还能继续潜心研究,对于看重名利的人来讲,也许会被各种头衔、地位冲昏头脑,造成人才的浪费。

孟子曾经说过:“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寡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心中的欲望是极少的,是很有限的,那么对于他来说,获得多少东西都与自己无关,少了也不会让自己感到心理不平衡,而多了也不会让自己欲望膨胀。相反,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无穷无尽的欲望,那么他永远都只会被欲望包围着,不会有开心快乐的时候。

当然,追求名利并不是过错,关键是要掌握度,不要死死盯住名利不放。苏东坡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是我的东西,虽然只有一毫那么大,也不要想着去拥有。

著名的数学奇才陈景润,曾经在6平方米的小屋里,借着一盏煤油灯,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竟然攻克了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虽然过程艰苦,但他最终成功了!他不但赢得了名誉,也赢得了爱情,而这一切都不是他研究数学难题时的目的,也不是他过分追求的,让他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动力只是他对数学的热爱。

这就是一个人最难得的心态:不计较名利,淡泊名利,只为喜欢而喜欢。正是由于陈景润的不尚虚华,最终他才赢得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东西。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很多东西你越在乎,也许越难得到。相反,不计较得失,不计较输赢,反而能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与收获。

若能把荣华富贵视为身外之物,把功名利禄视为过眼云烟,把人生看做一次旅行,所有的成功和失败,一切都是自己参与在内的一场观光,你便能活得轻松、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善处逆境

(1)印祖论如何善处逆境---与海盐某夫人书(代悟开师...

只追求物质财富,往往会走入歧途

大家在家生活的时候都很忙,买菜做饭、洗衣服、看小孩...

善用其心——可以扭转人生

相随心转,这个很重要。当这个相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

从六度看人生

佛法的修学不是孤立的,俗话说佛法不离世间法,这也充...

贪一时之欲而成千古恨

有的人在刚学佛时很好,无论是对众生的慈悲心、还是对...

处理问题的八个方法

有能力的人善于处理问题,没有能力的人面临问题就手足...

达照法师:三种人生

第一种人生是平面的, 平得就像一张纸。这样的人生很...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

念念着相执情,故念念起烦恼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

要谦虚、勿骄傲

在佛教中,有佛、有菩萨、有罗汉、有天人。 我们人,...

让心灵创造幸福

第一,知道如何面对逆境。 逆境带来的痛苦包括两方面,...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

获得真正的圆满成功

成功是人生中常时萦怀,不经意就自然浮现的字眼与期盼...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如何得到佛力加持

问: 听说佛祖的慈悲力量不可思议,怎样才能得到慈力...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问: 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

道生大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道生法师(355-434),中国东晋、南朝宋时高僧。亦名竺...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一、 阎浮百苦镇煎熬 赖有摩提路匪遥 六字洪名真法界...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

善知识法与恶知识法

昔日,佛陀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时,对众比丘说:今日...

慧律法师《楞伽经大纲》节录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义工,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