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佛门?无门!》

圣严法师  2010/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徒可分为三等:第一等人,精进修行而心无所求;第二等人修行求加持加被;第三等的佛教徒没有修行的依准,只知偶尔求神拜佛,保佑他们平安健康、事业顺利、消灾免难、婚姻美满等。在今日的佛教徒中持第三种态度的人占很大的比例,一九七五年统计全台湾人口有百分之六十八点五都是佛教徒。其中正式皈依三宝的正信的佛教徒是很有限的;而真正支持佛法慧命的是第一等人,使得寺庙能够热闹兴隆的却是第三等人的功劳。有道是:佛门、佛门。佛有没有门?没有。佛法广大无边!那来的门户之限?

第三等人虽非正信,既然他们自己承认是佛教徒,当然就是佛教徒。何况他们敬信神佛,畏惧因果,纵不能积极行善,也不致公然作恶,对他们个人、对全体社会都是有益的。

第二等佛教徒比较了不起,知道念佛、拜佛,努力修行,然却企求佛菩萨加被及上师的加持。我在日本有位弟子,人还没有死就一直要我为他写墓碑。我的毛笔字写得不好,所以我请别人代写了给他,他不要!我劝他:‘我的字很难看,不要让我出丑!也免得使你的墓园因我的字而见不得人。’他说:‘师父的字就是宝。’为什么?他说:‘我怕死后恶鬼来捉,墓碑上有师父的字,鬼就不敢来了!当师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我只要抓紧师父的衣角,就可以跟着去了。’真有意思!像这样的人很多,也不坏。但为了满众生的愿,还是帮他写了墓碑。现在那位老弟子尚在等我先他而死,否则他就要在墓中等待我去西方时,经过他那里把他带走。他是一位每天诵《金刚经》、打坐、吃素的修行者,还寄望师父给他力量!这种人对三宝有信心,对自己的信心不够强,所以算是第二等佛教徒。

第一等的佛教徒不求佛力加被,信心坚固,以自己修行的力量断烦恼、发菩提心誓愿度众生。诸位,没有大愿力永远不能成佛,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有四十八愿,你已发了几愿?发的是自利的愿,还是度众生的愿?学佛不发菩提心永远不会出三界、永远就是凡夫,凡夫只有贪心、依赖心、憎恨心、嫉妒心,障碍重重;不发菩提心而发的愿心,便是自私的企求心,不是无我的大悲心,只希望佛菩萨来帮自己的忙,很难舍去私利而去帮众生的忙。第二及第三等佛教徒大概是发人天的善心,也不错!如能做第一等佛教徒,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么就更好了!但是若光说狂话,实是二、三等人,而自己说是第一等人,就是邪话!

佛法的基础,既是最下也是最上,故与四圣谛、十二因缘、无常、无我、苦、空的道理相吻合者是正,背道而驰者是邪。方便法可以有所执着,有些人需要师父帮忙,一离开师父就没有办法!这是正法或是邪法?是正法。老是抓着师父的衣角不放,便是邪。当你紧抓住我的时候,我若踢你两脚,可能会发生两种结果:一是发无上菩提心,一是退心。对已发菩提心的人来说,我用的是正法;对没有信心的人来说,我用的方法便成了邪法。

当你们亲近大善知识时,有没有想过,到底要求他做什么?如果只图取香灰吃了治你的头痛、肚痛或牙痛,求签诗为你解难,那么仙公庙、妈祖庙,还有什么千岁爷等的地方都可以使你安心。可是那些地方,永远使你扶墙摸壁 的长不大,永远做一个第三等的佛教徒。因为不敬神佛、不信因果的人固然是邪见者,从第一等佛教徒看,第二等尚是邪见,何况是第三等?向上是正中之正,向下是邪中之邪,我们宜劝人舍邪归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

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而首...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

佛家上香的仪轨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

上香拜佛皆是道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要给大家讲一下拜佛这个事儿。之...

为什么只教人念佛

《西方公据》中说:各位善人,世间有千条万条路,为什...

星云大师《佛教的福寿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昨天和各位说过了佛教对女...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海涛法师《关于学佛与修行的问答》

1.修行的心态要注意什么? 答:修行不是找麻烦,而是...

圣严法师:业力与潜意识

面对人类行为与情绪的失控,根据佛教的说法,这和个人...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

圣严法师《个人业报个人消》

常常想,现在这个社会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事都讲究快速...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传喜法师:初学佛从何学起

问: 我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因为我刚接触佛法,不知从...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

显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义

余四十年前,在苏州胥门外小日晖硚放生池(灵岩山下院...

习性,使得我们不能自己

有一只蜈蚣在河边遇到一只乌龟,请求乌龟载他过河到对...

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该如何化解

问: 师父您好,请问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如何化...

挨打不如找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目录 : 序言 第一难,贫穷布施难 第二难,富贵学道难...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为畜生道念佛有用吗

问: 有时看到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在心里为它默念阿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