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最究竟的孝顺

达真堪布  2013/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最究竟的孝顺

给他们吃的穿的,给他们好的生活,也解决不了他们内心的烦恼痛苦。让他们明白佛理,进而觉悟、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帮助和救度。

中国自古就是个讲孝道的国家,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现在很多人对父母虽然也有一点孝心,送鱼虾,送衣服,送钱财,让他们到处旅游……孝顺父母是对的,但是以这种方式孝顺是不究竟的。那什么才是最究竟的孝顺呢?

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以智慧去利益、救度父母儿女,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好处。

我对父母说过:“我把你们送到喇荣佛学院,希望你们好好修行,我们不一定谁先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我先走,我不会留恋你们;如果你们先走,也不要牵挂我。”我这样做是为了他们能学佛修行,临终能往生净土。这是最究竟的孝顺。

为什么很多修行人临终时不能往生呢?就是因为放不下亲人、财物等。唯有好好修行,真正懂得了诸行无常、诸法性空的道理,才不会再贪着这些。

从前,有位出家人,非常喜欢自己的钵。他临终时还贪执这个钵,死后就转生为一条毒蛇,整天缠绕着这个钵。还有很多类似的公案,例如有的人临终时因舍不得家人,而转生为饿鬼。然后经常好意回家探望,但每次回来,家里都会出事。所以这些贪恋对家人只有伤害,没有益处。

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同修道友,彼此间都不要太贪恋。假如关系太近了,临终时就会留恋,往生会有障碍,对双方都有伤害。对父母可以孝顺,对爱人、儿女可以关心照顾,但是不能贪恋。

我没有时间经常探望父母,也不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我知道他们的情况就可以了,接触多了没有好处。父母的心和儿女的心不一样。我告诉他们,如果经常跟他们联系,他们会更贪恋我,临终时会变成障碍。从世间的角度来说,父母应该是我最在意、最牵挂的人。但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他们,希望他们临终时没有任何牵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必须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仔细地思索过:让父母学佛修行,让他们得度,是最好的报答,也是最究竟的孝道。我现在心里非常踏实,因为我已经帮助了我的父母,已经尽孝心了。

我每次去看望父母,都叮嘱他们从心里学,从心里修,不要只停留在表面上。现在很多人学修都是做表面文章。

如果大家有这个能力与机缘,希望多劝父母、爱人、儿女学佛修行,让他们明白佛理,进而觉悟、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帮助和救度。给他们吃的穿的,给他们好的生活,也解决不了他们内心的烦恼痛苦。

我特别注意人际关系,不能与人走得太近,不能有所牵挂。假使今天突然死了,也不会留恋任何一样东西,不会留恋任何一个人。这是我为之修持过的。希望大家也能这样。这样,临终时就能直接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那时业障也消除了,可以在西方极乐世界继续修行,还能护佑在世的亲人,等他们临终时接引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若是经常牵挂他们,死后由贪心转生为饿鬼,只会伤害家人。所以一定要完全断除这种贪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真正地孝顺父母,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

不发心成佛我们怎报父母恩

一切菩萨都是发了心的、正走在成佛路上的人;已经达成...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父母恩德昊天罔极

第一是养育、教育恩。 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父母还有养...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

让孩子走运的秘诀

一位普通的韩国主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结了若干...

令人心酸至极的微瞬间

:网银是我爸帮我弄的,用的时候,发现验证信息是女儿...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

积财守财失财都是苦

财富的过患非常大,它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和痛苦也是非常...

达真堪布:六道轮回无有安乐

正如前面所说我们获得了暇满人身,但不可能长久拥有,...

达真堪布:不求回报的付出就是回向

三个殊胜中的后行回向殊胜,就是把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回...

助念和晚课哪个重要

问: 有亡者需要我们助念,但是和晚课时间冲突了,怎...

善良,让人生的机遇不曾错过他

圣保罗国际影业公司计划筹拍一部情感电影《中央车站》...

行善才能得福报

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

随喜的重要意义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

如何帮助家人

网友:学诚法师,请问如何帮助家人结善缘,学善知识,...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

静波法师:透视方向,感受佛法真谛

学佛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也是一件艰难的事。当我们从...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

慎选人生方向

世间有许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时一点点起心动念,...

如何理解佛教的「加持」

总有人会问:什么叫加持?看也看不见,摸又摸不着。对...

发菩提心是大乘修行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修行波罗蜜的过程当中,常恒地不忘失菩提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