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2013/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六年(1917年)依河北省涞水县高明寺印魁长老出家,同年在宁波观宗寺求受具足戒,潜心于天台教法,民国十四年(1925年)获谛闲老法师授付嫡传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卷,以继承前辈法荫,弘扬智祖教法。1963年圆寂于香港弘法精舍。世寿八十九,戒腊四十六,法腊三十八。

大师一生讲经说法,创建寺庙,办佛学院等等,事迹颇多。他生前在回忆录中曾谈到净土法门,赞叹有加,曾多次宣讲净土经典。特别谈到《法华经》与《弥陀经》在教理、教义方面,具有独到见地,充分体现了大师的净土法缘殊胜。 

一、教演天台,弘扬净土

倓虚大师虽为天台宗四十四代传人,却对净土法门赞叹不绝。对两宗经典教理教义的共通性缕析透彻。他说:《法华经》就是广说的《弥陀经》,《弥陀经》就是略说的《法华经》。他认为,这两部经典都是诠事即理,以现量心,观现量境。在经文里最明显的,如《弥陀经》云: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他说,这与《法华经·药王本事品》中“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花中,宝座之上。”这些意义都相同。其他在《弥陀经》里,所说的国土庄严,说佛的寿命,说佛的光明,以及六方诸佛护念等,虽然和《法华经》的文相、措词有广略不同,但其境界和意义都是理无二致。所以他说:“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了无量法门,希望大家要老实念佛,千万不要把这句阿弥陀佛看轻了。”他还认为:《弥陀经》直言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庄严,让人发愿往生,最后成佛是最上乘法。《法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开权显实,后十四品开迹显本,和《弥陀经》一样,都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毕竟成佛,所以《法华经》同样也是最上乘法。

倓虚大师的见解可谓深蕴法要,直透本源。又如《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由此可见,《法华经》与《弥陀经》虽然广略不同,在义理方面,实质是异曲同工,曲尽其妙。《法华经》归根之处就是导归西方极乐世界最终成佛。如天台智者大师临终以五品位证入西方凡圣同居土。净业同修看到这段文字后,信心必定会更加充足。

二、讲经说法,行宗净土

倓虚大师敷演大乘,讲经说法,在弘扬净土法门方面不遗余力。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总共宣讲净土经典,如《佛说阿弥陀经》二十四遍,《普贤菩萨行愿品》五遍。著作有《净土传声》,讲经记录本有《普贤行愿随闻记》。此外,宣讲有关的大乘经典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七遍,《大佛顶首楞严经》十三遍,《大乘妙法莲华经》三遍,《大乘起信论》三遍。还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六十四遍等等。

三、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有人请教倓虚大师,说既然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何必又要念西方弥陀,求生西方净土呢?倓虚大师作了这样睿智的回答:

“这是因为人们把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当作两样看待,把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分做两个处所。如果是两个各不相即的话,那么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在何处分边界呢?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又以何样自分呢?”

他说:“所谓唯心,并非指人的妄心,而是指法法唯心。自性呢,也并不是指人的四大假合的习性,而是说众生本有的自性。心、佛、众生本来就无分无别,自性即是佛性,佛性就是自性。在自性上就是弥陀,在唯心上就是净土。性分中是划不出哪个是佛的边界,哪个是众生的边界的。而在净土上,同样也是找不出哪个是唯心的,哪个是非心的啊。”

他认为:修行法门,八万四千之多,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而修净行,是以三业清净,专修净土法门,念佛、忆佛、拜佛等,末世众生以修此法门最为方便,最直截了当,可谓是普被三根。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相应,临终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不退堕。

事实如此,倓虚大师在临终时,结跏趺坐,手结弥陀印,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圆寂。

四、尊崇印祖,神交南北

倓虚大师在青岛湛山寺,常常思虑,如何方便大家“坐地参方”。何谓“坐地参方”?就是把各地大德请来,让大家不费劳力奔波,坐地参学。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倓虚大师久慕印祖宏名,预备把印祖请到湛山寺来,开一念佛堂,让印祖在那里主持净土道场。可惜,后因事变,印祖未能成行。倓虚大师说,这是他最为遗憾的地方了。他曾说过:一个修行人,如果能发心在“行”上多加注意,无论世出世间的事,都是没有不成功的。举例说,就如当代大德印光法师、谛闲法师、弘一律师、虚云老和尚等等,莫不是言到其行,以躬行实践而成功的啊!

民国十一年,倓虚大师在哈尔滨讲《弥陀经》,时任中东铁路稽察局长的陈飞青居士,笃信净土,发心创建大庙,商请倓虚大师参与创建并任住持,以此因缘,该寺建成后定名为极乐寺,恭请倓虚大师首任住持六年。

印祖在《吉林哈尔滨创建极乐寺疏》文中提到此事,并褒扬了倓虚大师。印祖在文中写道:“倓虚法师,博学多闻,深通经教,志切弘法而利人,因请为住持。”

正是:“法华弥陀本一经,再来人惜再来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前世今生

转世因缘 据《五灯会元》等禅宗史籍记载,五祖前世原是...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

念佛法门的关键在哪里

佛陀宣说神咒以后,佛陀没有亲自去救阿难尊者,佛陀命...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

修行亲力亲为,才能解脱生死

灵意老和尚1926年(二月初六)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山阴...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中用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

【推荐】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唯心识观,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唯心识观就是说, 当你...

在寺院拜佛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

良好的个性胜过卓越的才华

有时候我们自己的才华,掩盖了我们德行上的不足,自己...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

圆瑛法师《放生开示》

此次北来讲经,辱承诸位欢迎,并聘为本会名誉会长,不...

信属般若慧,疑为诸罪根

众生疑惑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的疑惑是从二元对待的思维...

我好不容易学会了放下

有一位师父经常给徒弟们讲诸行无常、诸法皆空、不要著...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欲望的越位导致了很多问题

过去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话是怎...

星云大师《我能为世间留下什么》

俗话说:人死留名,树死留皮。人到世间上来走了一趟,...

六字明功德颂

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苦, 呢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