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提升人的质量》

圣严法师  2010/10/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的质量,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气质。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有的人小时候土头土脑、傻里傻气地不懂事,年纪渐长,经过教育的薰陶及社会的励炼,气质就变好了。改变人的气质,就是提升人的质量。

如果学佛以后跟学佛以前相较,人品气质没有改善,言行举止没有检点,思想观念没有提升,便是枉费学了佛。学佛以后,应该以佛法的威仪、礼仪、行仪来自利利人,不应该再有自伤伤人、自害害人的行为。身口如此,心念也应如此。

身为佛教徒,就要对自己的家庭、社会、国家、所有的人类,乃至一切的众生,负起责任。我们有权利生存在世间,更有义务和责任来帮助世间、改善世间。

如果成为佛教徒以后,有人看到你便说:‘几年不见,怎么你的性格和气质好像和过去不一样了,这一定是有道理的,为什么?’

这时候你应该告诉对方:‘阿弥陀佛!没有其它的原因,只因为我皈依了三宝,做人应当先学会自利利他的。’

所谓自利利他,例如要提升人的质量,应先从自己开始,进而再帮助他人提升他人的质量,自利又利他。

又,与人相处之时,要想自利,应先利他,这之间是有互相关联的。在家里,如果对自己的家人态度改善,家里的人也会受到你的影响而有所改善。自己能和颜悦色,处处以礼相待,时时关怀他人,以成全别人作为成全自己的心态来处里事务,周围的人也都会受到影响。我们要学习佛法的慈悲,开发内心的智慧,健全自己,协助他人,为全体而顾大局,敦品励学,奉献自己而尽心尽力,温厚谦恭。

但是成为佛教徒,并不是叫我们做乡愿、做烂好人、做傻瓜,佛法的目的是在利益众生,而真正地利他,是要使得顽者廉而懦者立,感谢恩人,宽恕仇人;学习贤人,救济苦人;调伏狂人,感化恶人;慰勉失意的人,关怀受难的人;把懈怠的人劝导成精勤的人,使凶狠的人转变为慈悲的人。用种种恰到好处的方式来帮助他人,使得在我们环境里共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利益。这才是真正自利利他的人,也才是真正质量高尚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儿童心理健康的十二大忌

第一、忌娇惯溺爱 开口不离好,出门不离抬,吃饭任其...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

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念头虽多不乱就好

有一回在广济寺,很多人围绕在身边,我提及照顾心念的...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

《持经利益随心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大觉世尊,所说...

空心看世界

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

当心平静下来,头脑也会清楚一些

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在好几部重要的经典里,...

在家居士可以批评出家人的过失吗

我们首先应当承认,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来,根...

圣严法师《如何发大愿》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怀理想壮志,期待自己的人生要...

圣严法师《逢凶化吉》

在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大家都希望我不要去美国了。 我...

圣严法师:智慧不起烦恼

不要以为开悟才是智慧,智慧是头脑冷静,是理智、理性...

为何世人追求的欲乐都不是快乐

问: 为什么在佛教看来世人追求的欲乐都不是快乐?如...

修行有什么快捷方式

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

不变应万变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

学佛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听经闻法。 听经闻法,才能够了解到佛法...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三种修行中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力量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三种力量是特别殊胜广大...

宣化上人《紧急关头要念观音菩萨》

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

如何化解夫妻间的矛盾

夫妻在一起生活一辈子,难免有磕碰,俗话说,舌头还有...

女+马=妈

女+马=妈 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妈,你怎能不爱她? ...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