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如何看待「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传印长老  2014/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记者: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丛林以无事为兴盛”这句话?

传印长老:祖师要求高啊,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上有这条,一共有二十几条的训示,其中有一条就是“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丛林以无事为兴盛”,它的意思是:禅宗明心见性的祖师们,他是一念无生,如如不动,他所静修的状态已经达到了。

以佛教的次第来讲,名字即佛。我们这些人没开悟,我们具有佛性,就是“理即佛”。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名字即佛”。“名字即佛”,烦恼没断。到“观行即佛”的时候,还没有断惑,但他圆伏三惑,不起现行。在生活中,和佛的境界是一样的,但他根儿没断。到“相似即佛”,就是圆教的七信位,到那时候,他才能够初信断见惑,得须陀洹果。到七信,断思惑,得阿罗汉果,才超出三界,了脱生死。再往上,到圆教的初住开始,断无明惑。他是那么一个境界,到那种境界,祖师真正达到在那种境界生活的时候,所以他才能有“以无事为兴盛”这种提法,以修行为根本,他已经见到法身的境界,断惑了。

他能以“无事为兴盛”,实际上就是做无事道营,无事无所不事,终日吃饭没有嚼得一粒米,终日穿衣没有挂过一缕丝、一缕纱,他是那么一个境界,所以就“以无事为兴盛”。意思是说,一定要以明心见性为根本。那时禅宗的祖师大德是以明心见性为根本、为出发点,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你就不够佛弟子的资格。他的含义是这个,所以就“以无事为兴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问: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答: 有两种角度...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

家庭不和谐,应该要怎么做

问: 弟子的先生外遇时常吵闹,又结交酒肉好色的朋友...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净因法师答: 要想解...

看不见三世因果,该如何相信呢

网友:大师,佛陀认为有善与恶之分吗?如果有,可以除...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

助念和晚课哪个重要

问: 有亡者需要我们助念,但是和晚课时间冲突了,怎...

如何能够保持精进念佛的道心

问: 念佛同修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保持精进念佛的道心?...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复重来生与老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为智者。 拂除尘垢无烦恼,不...

控制心识的两种力量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全真在妄,所有真实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就是说我们...

朝山的功德与态度

1、广结法缘: 朝山都是朝礼佛法殊胜、菩萨示现的道场...

学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财富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

观音菩萨的由来

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为人...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

有楞严咒就拥有一切

楞严经云:十方所有的佛就是持着楞严咒而成佛,可以看...

如何正确修习大乘的空观

大乘止观的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大乘止观...

海涛法师《救命的功德》

自古以来,只要有新的国王,或新的领导者上任,通常他...

看看有几位鬼神在保护你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原文: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

问佛陀情为何物

一、现代人面临的感情问题 在座各位都是年轻人,对世间...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