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弃老取幼,家之不祥

蔡礼旭老师  2014/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弃老取幼,家之不祥

“弃老取幼,家之不祥”,这个家庭假如都没有想到父母,先想到孩子,那这个家不吉祥。因为孝道传不下去,所有的成人都想著这个孩子,那这个孩子的心态就会觉得,家里面都要为我想,我最大。人家不为他想,他就发脾气,而且成人所有对他的照顾,他慢慢的觉得理所当然,应该的。

其实在一百年前,假如我们有好的东西,马上想到孩子,那会笑掉人家的大门牙。以前传统文化有承传,人家会说,你真是没有见识,居然先想孩子,那你们家道怎么传?可是现在大家没有传统文化承传,对的事情我们都觉得错,错的事情把它当成对的。所以学经典,我们才能开慧眼,才能分辨正确的做法、正确的人生方向,自己走对了,才能引导孩子。

我们看到,现在几个人家里面都是先为老人著想?买衣服、出去吃饭,是先问老人喜欢吃什么,还是先想著孩子喜欢吃什么?比方老人做寿,然后去做寿,都是小孩在那里闹翻天,然后老人在那里打瞌睡,到底是给孩子快乐,还是给老人做寿?甚至於现在老人不做寿,孩子三岁、四岁就做生日、做寿了。大家想想,一个小孩从三岁、四岁做寿,你看他的福能折到什么时候?一个人为什么做寿?他对於家庭社会有贡献,给他做寿;一个孩子对家庭社会都还没有贡献,就让他花这么大的福报。所以孔子这一段话,给我们人生家庭很大的启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贤书法师出家前写给儿子的信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的很...

胎儿断送生命,母亲断送健康

前言 根据国内最近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堕过胎的妇女很...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

夫妻之间的真情真爱

晏子德才兼备,他辅佐了齐国三代君王,身居高位,俸禄...

圣严法师《把孩子「过继」给观音菩萨?》

一位居士曾经问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为了使孩子平...

两位夫妻的两种结果

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先生的职业是相同的,都为领导开...

罗刹女的故事

佛陀时代中的罗刹女,专门喜欢吃人家的小孩,一群失去...

把家庭作为修行的道场

我和先生结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着先生的妈妈住,妈...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

学佛,是学会生活

学佛,是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

不可思议施食好处多

不可思议施食,如同放生,感应十分迅速。是佛祖释迦牟...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

砍树取果

在一座宫庭中,有一棵非常高大且茂盛的树,结出的果实...

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

十信位 所谓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宣化上人:对三宝不要有贡高我慢

在佛教里,在家人对出家人要恭敬,不可目空一切,瞧不...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

【推荐】会伤害我们的是对事情的想法

那天,天降大雨,他依约搭公车去赴会,车上乘客拥挤,...

对众生要有仁爱慈悲之心

一个学佛行人,得要有一个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要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