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神通不敌生死

2014/10/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神通不敌生死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已得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四位梵志都知道自己七天后寿命将尽,于是便聚在一起讨论:‘五通之力不仅能令天地反转,也能轻易地手抚日月、移山止流……无所不能,难道神通无法让我们避免一死吗?’

有一梵志说:‘我可以神通潜入大海,不浮出水面,也不到达海底,处于大海的正中间,无常杀鬼必定不会知道我的所在。’

又一梵志说:‘我要以神通飞到须弥山中,再将我所在的地方封闭起来,让外表看起来毫无痕迹,无常杀鬼岂会知道我在哪里!’

第三位梵志说:‘我只要展现神通,就能随意飞隐在虚空当中,就不相信无常杀鬼找得到我!’

最后一位梵志说:‘我要藏到人口密集的大市集中,无常杀鬼一定会随便找个替死鬼,又何必一定要抓我?’

四位梵志各自作好决定,临行之际向国王辞别,说道:‘我们的寿命只剩七天了,现在我们将各自以神通脱免无常,避开死劫之后,再前来觐见国王。请大王善自珍重,进德修业,护祐人民。’向国王辞别后,四人便各自离去,前往自己预设的躲藏之处。

七日期满,这四位梵志都不免一死,就像熟透的果实终会落下。市集的监长前去报告国王:‘有一位梵志死于市集之中。’国王当即了知:‘四位梵志都想要逃避死亡,现在已有一人往生,其余三人岂能幸免?’

于是,国王立即命人驾车来到佛陀所在的精舍,恭敬顶礼佛陀后,退坐一旁,虔心请示:‘世尊!近来有梵志兄弟四人,皆获五种神通,知道自己的寿命将尽,便各自到自认为安全的地方躲避,不知他们现在是否都逃过了死难?’

世尊对国王开示:‘生为人者,有四件事无法逃避。第一,在中阴身时,不得不受生;第二,从母胎出生后,就必定会渐渐老去;第三,老了以后,就不得不生病;第四,遭病难者,最后也免不了一死。’世尊随即说了一偈: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 脱之不受死 是务是吾作 当作令致是

 人为此躁扰 履践老死忧 知此能自静 如是见生尽 比丘厌魔兵 从生死得度’

国王听了佛的开示,赞叹言:‘是啊!就如同世尊的教诲,四位梵志虽然竭尽神通躲避无常,现在已知一人往生,每个人的福报与寿命,虽有多少、长短的差别,但都免不了一死啊!’随从的官臣们听闻之后,莫不信受。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第一·无常品第一》

省思:

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任谁也无法逃避。一般人面对周遭亲友的死亡,免不了感伤、痛苦,甚至逃避,这是因为无法接受生、老、病、死必然之现象。即使成就五种神通,若未能漏尽烦恼,纵然极尽神通,仍须受无常业力之逼迫。

所谓‘众生’,就是心念有众多生灭;有生灭,就有生死。因此,真正要了生死,不是从一期的生死上去了,而是必须从心念来下功夫。时时刻刻回光返照,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善念?是恶念?依着‘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的原则,以善念舍除恶念,进而连善念也不生,回归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才能真正地出离生死、解脱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出离心之思暇满难得

所以我们透过死亡的无常,每一生的死亡到来都把我们生...

世间的快乐并不可靠

世间上处处都是苦,一个人正当快快乐乐时,也许忽然就...

不要等到死亡来临或身患绝症时才念佛

学习净土法门以后,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修行。现在我们...

有勇气死,何不更好地生存

《杂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个老母亲唯一...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论语》中有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这句话说的是我们不...

断除对家人亲友的贪爱与贪恋

人生就是非常急迫地,犹如头上着火,农夫怀钻毒蛇般地...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

【推荐】调伏悭贪得殊胜妙果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又称竹林精舍...

宏英居士往生纪实

无诤念佛守本分 预知往生彩蝶送 宏英居士,本名吴巧英...

自私的回向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

阿难的多闻第一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

用清净心创造洁净土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

念七佛如来功德利益

南无多宝如来: 除了脱离三恶道,可以使悭贪、吝啬的...

驴皮记与驴肉馆

前段时间有事路过家乡,晚上到一老朋友傅居士开的茶馆...

西方莲台的「三辈九品」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 上品上生...

达摩大师无心论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

【推荐】爱女的离世,让我扔掉「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小到大几乎都生活在顺境之...

太虚大师:佛法原理与做人

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

人生的十五大难处

人生最难提高的是素质; 人生最难改变的是习惯; 人生...

弘一大师: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发心人,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