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界诠法师  2016/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

那么这条戒,我们看,自佛弟子,这指的是内众;外道是外众;六亲指的是俗眷;一切善知识指是法侣,修道人。

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这指的是教法,教他的教法,简单的说教义;应教解义理,教他理法,不但听闻,要明白它的道理。初学的基本上只是听听文而已,真正明白理的比较少,明白理少。使发菩提心,下面是叫作行法,教法、理法、行法,十发趣(发心)。

下面叫果法,所证的果位,就教、理、行、果,我们次第这么排,这佛教的根本次第是如是。要教人家怎么明白,那叫教法;明白它的义理;如何去修行?发菩提心就要去修行嘛;然后呢,要让人家修得这个果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发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这叫三十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次第法用,就是这个从教法一直到果法,它的次第过程,一一皆应明了。就是懂得如何是修行,行菩萨道、成佛——不是稀里糊涂就成佛了,也不是世间人所理解的那样,做做慈善啦,去哪个地方去建个希望学校呀,搭个桥啊,给人家一些大米啊,几桶油啊,几床棉被啊,那就叫作行菩萨道。如果说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做善业而已,那只能算是善业,甚至是有漏的善业,将来呢,当个大资本家,有钱的很,搞不好是这个样子。你这只能当个大富翁,再好一点,升天,享天福而已,你未必是出世间的善法。

出世间的善法必须是无漏的善法——什么叫无漏的善法呢?必须有般若无漏的智慧,你才能够导引去修无漏的果报——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只是做这个而已,世间善人。也有所谓的“善知识”啊,他的见解也好啊,你不深入佛法,甚至觉得他们讲得都很有道理啊——现在在市场上流行的那些光盘磁带,教育家、哲学家、慈善家,他讲得很有道理,甚至我们一听,说这法师们讲法还不如他讲得好,有这么个感觉。

那么就导引居士,说整个社会上,谁谁谁,他讲的磁带讲得好得很啊,你们要多听。那就专门搞什么呢?搞《弟子规》,一天到晚就在那背《弟子规》,行《弟子规》,觉得这个最好的善法啦,最圆满的教法啦——那就是起颠倒见。那是人天法,人天果报,不是引导你出世的善法。你以为你学学《弟子规》,你就能够出世间吗?你只是叫世间的好人。

当然佛法也讲说呢,从人做起,五乘教法嘛,先从人天乘修,人天乘要修三皈五戒十善,它过程是这样——佛在《法华经》不是讲吗,那是方便说,不是究竟说啊:那化城只是暂时三百里,到那里还有二百里呢。你不要认为说,那我就住化城了……那个善知识不是告诉他吗,“你们要想住在这里,你就住在这里啊,那里什么吃喝啊都有,那里的KTV都有,玩完了以后呢”……那善知识说,歇过了,继续往前走。

就是现在很多的法师出来讲法,都会引导人们信世间法,这很颠倒的事情,那是以欲勾牵啦!你不能只停留在那里啊,那就把方便当真实了——佛的方便教法,你把它当真实了:只是受五戒,守五戒十善就够了……“持五戒就够了,不要去受什么八戒啊,十戒、具足戒啊,菩萨戒都不用受了”……做不到不着急,能做得到这些,还要发菩萨行,还要发菩提心。我们最终是成佛的,要导引这样。

所以现在很多做慈善的人啦,福鼎也有很多做慈善的,他从来都不听佛法,他说你们就会讲,我们是实际去干的,他会反而这样说。“我们直接去做了,行菩萨道做了”……他不知道菩萨道是什么。

菩萨是无数方便,先行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放前面:“众生需要,我给你好处”——目的干嘛呢,让你来听法。这是菩萨的动机在那,不是只是执着那个物质的享受就完了。很多出家人现在也这样乐此不疲地去做慈善,到处去建慈善,那是点缀一下,那不是根本目的。当然我们也需要去做——现在佛教到了这种程度了,世人都说,你们僧人就干嘛呢,一天到晚就是没事干,就吃别人的,然后呢,没什么事情——然后我们也是不得以出来做一做。但是说,如果懂得菩萨道这个道理呢,去做,也不妨,这可以做。把修菩萨道的根本精神放弃了,只是做那个事情去了,“这个学校,希望小学是我建的”,然后就安他自己的名字,安他那学校的名字,“界诠小学”……我看你要死了,变个虫趴在那个墙上,麻烦了。

这不得以去做一下,让世人说,我们也在做,我们不是不做,我们也做发慈悲心啊,救灾啊,都要去做——我们有这么一个理念,怜愍众生,众生苦,怜愍。但是它不是究竟的,究竟的必须要令众生究竟解脱,众生才可以得度生死。得度生死,他才能够究竟解脱。你必须要给他教法,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里都理行果告诉他,而不是说我去做做这些事情、杂事,我就能够成菩萨、成佛了,没那么简单,必须要明白这个世间法、出世间法的一个差别应该在哪里。

出家人也有颠倒见,怎么叫颠倒见呢?他说,耶稣啊,默罕默德啊,这些都是菩萨呀,他们都了不得啊:南无圣母玛利亚……有这样的。他说,孔子啊,老子啊,这些都是圣人,圣人没有错。他什么样的圣人?他是世间的圣人,不是出世间的圣人。

那么基督教、天主教耶稣好不好啊?上帝救世人啦,他们也讲博爱,可是他那个博爱有条件的。佛教讲的慈悲是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可是他们所谓博爱——信我者得救,不信我者,甚至灵魂到最后都把你处理掉。你说这叫什么博爱嘛。佛教从来没有说要把你灵魂处理掉,灵魂你也处理不掉;也没有说,一阐提的人你就应该堕在地狱里面。佛说一阐提值得悲愍啦,一但他闻到佛法,也能够得度生死。

佛教没有这样子,悲愍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说作为一个弘法者,你这个一讲话讲不好,就会引导众生产生错误的知见——建个佛堂呢,叫教堂。教堂本来也对,他也叫什么什么教堂,给它改名什么寺院,那个几大宗教和合起来,然后拿钱支持他们发展……这是不允许的,导引众生堕入邪见,永远失去善根,失去度化的机会和因缘。

我们通常说了,现在宗教大团结,不能说人家不好。团结是,我们尊重是没有错,但是根本的理义上不能搞乱了,我们要令一切众生,进入、悟入佛之知见,这是根本的教义。我们互相团结,互相尊重,说你们也好,挺好,一切宗教嘛,引人入善嘛。但是佛教所谓的善,无为善、有为善、人天善,这不同的。要明白这么一个道理。乃至世间的善人,我们也应该赞叹,但是不是究竟的教法,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就不会搞错乱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使人类进步

导语: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

浅说佛教基本的正信与迷信

网友:《正信的佛教》里写佛教徒是无神论者!还写泥塑...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问: 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

真正的大神通是什么

一般人学佛修道是假的,喜欢玩神通是真的,大家都求先...

泰国佛牌与古曼童是否可信

问: 请问在西安目前卖得很火的泰国佛牌,古曼童等说...

【推荐】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

对外道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问: 有的师兄建议我不要与外道有接触,要避而远之,...

怎样看待香火鼎盛

一直以来,人们以香火鼎盛来形容寺庙的事业发展良好,...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一个人为什么不成功?不是没有梦想,而是缺乏贵人相助...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何时才能回归久别的故乡

身心安住的人,总能够在大智慧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方...

心然法师《地藏菩萨本迹记》

序 白圣 菩萨以正智证到真如理之后,复起差别智,观见...

十种魔业

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二、恶心布施...

地藏菩萨救护众生的故事

关于地藏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我们从《大方广十轮经》...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

凡是佛所说的法,你都不要毁谤

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

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富足

英国莱斯特大学在2006年公布「世界幸福地图」,台湾在...

心和大脑有什么关系

问: 《楞严经》中佛问阿难心在何处?心是不是大脑,...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