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

2015/0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

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而禅的特质又是什么呢?中国禅宗特别是四祖开创的禅风形成了祖师禅,可以说,中国禅的特质就是祖师禅。祖师禅的特点是把禅修的生活与日用事融为一体,所谓日用事,即今人所说的生活。当时禅宗僧团通过农耕生活,农禅并重,以农养禅,走出了禅宗的一条路,也走出了中国佛教的一条路。这是祖师禅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也是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一个最大区别。从此,“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传统从未中断过,也由此引发出搬柴运水无不是道的禅修方式,在种种劳动场面中展现了无限禅机。

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提到中国禅宗的特色时说,禅宗的要义有四点:“一、第一义不可说;二、究竟无得;三、佛法无多子;四、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所谓“第一义不可说”,就是内证的境界只可体验,不可言说;究竟的真理不可思量,不可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去做,才会有亲切的体会和受用。

所谓“究竟无得”,有得就有局限,就有执著;只有无得,才可以超越一切局限。为什么说无得呢?因为“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不假外求。好比一个人久客他乡,而今回到家里,肯定不会坐在家中再去想家、找家。家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精神生命的家园,就是我们的菩提自性。家在哪里呢?家就在当下,家就在你每时每刻的观照与感觉中。这就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也就是禅宗的“究竟无得”。

所谓“佛法无多子”,就是佛法没有说别的,就只讲了一件事——为令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除此没有第二件事。禅宗则更彻底——“达摩西来一字无”,一件事也没有。为什么呢?一切都是你本有的,只要指出你本有的东西,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佛法无多子”这句话是临济义玄禅师说的,他刚开始在黄檗禅师座下参学多年,却无所悟人,后来黄檗指示他去大愚禅师那里参学。经过大愚的指点,临济言下大悟,当时感叹:“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这也就是说,佛法的根本要义,只要机缘成熟一点就破,没有多余的话。至于“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这是禅宗特有的精神,它把禅机和佛法完全融人生活当中,一切日常生活都是参禅悟道的好因缘。唐朝庞居土有首偈语说“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运水搬柴就是灵明不昧、亘古长存、清清朗朗的明澈之心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把日常生活和灵明不昧的一念心融为一体、打成一片,那时你才觉得,原来这件事就那么简单;也才晓得,不但是黄檗佛法无多子,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也无多子啊!

禅宗的四个特点,最后归结到“砍柴担水,无非妙道”,就是说,开悟、禅机一定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这四点就是禅宗的本色,尤其第四点,正是禅不离人生日用的亲切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他就是念《阿弥陀经》念了30万遍...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

瓦砾与无上法

苏东坡有一次过济南龙山镇,那里的监税官宋宝国拿出一...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

真切工夫才有悟处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几句话,是...

海涛法师:生活语录

1.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

末法时期修念佛还是参禅

问: 现在末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

生活七巧,减少困难障碍

做人不能太过刻板、执着,不可以不知圆融、变通,否则...

心灵「清明」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

在功利化的社会中如何拥有平和之心

问: 我感觉现在的人很功利化,有事相求的时候,跟你...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人总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也许因为一个人,也许因为一...

佛教的心理调适

一、三宝为依怙 轮回三界中的我等众生,悉是烦恼具足的...

蒙山施食的问答

问: 师父,我还想请问一下关于蒙山施食,如果刚开始...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个,你不得...

以愿力来引导善行

关于这净业三福,智者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说...

永惺长老《告弟子书》

古语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应以戒为...

宣化上人:不要老想着升官发财

小朋友!不要想如何升官?如何发财?怎样能在世界上有...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我学佛20多年了,从1993年的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是全身...

略论净土欣厌行

智者大师,示现陈隋之际,开创中国天台宗,提倡归向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