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要适度地「折磨」自己

嘎玛仁波切  2015/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要适度地「折磨」自己

藏族有句俗语,“天底下有两种东西,不能让它舒适地闲着,需要反复适度地折磨,那就是房子和人体。”不管多好的房子,如果没人住,很快会“烂”掉。人体也是这样,你不用它,它很快就会出各种各样的毛病。

现代人大多很娇气:进屋子,冷暖气;上下楼,乘电梯;出了门,坐车子;肚子饿,下馆子。可是对身体养尊处优,百般呵护并不能让它健康无病,反倒是滋生了很多“富贵病”。大部分人都觉得生命还得靠“养”着,健康还是要“保”着,而“养”和“保”的方法很多是花钱让身体受折磨。按摩、针灸、拔火罐、艾灸等等,花着钱忍受着皮肉之苦,人们的心里却非常高兴,觉得身体的健康终于得到了保障,这就是人们奇怪的地方。大多数人平时都特别娇惯自己,别人斜眼瞪他一下,会不高兴;骂他一句,气又来了;打他一下,更是要跳起来。但是为了所谓的身体健康,却舍得花钱让别人折磨自己。

当日子好过了,天天享受,富贵病也就越来越多,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等等疾病,年纪轻轻二三十岁就得了;很多年轻人,心灵的抵抗力也越来越差,忧郁症、易怒,动不动就发脾气,拍桌子骂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打打杀杀的也有不少,只能听他的,不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等等。

现在不仅有更年期不适症状、还有“更年期提前”的说法。从心理上来说,以前的工人、农民都把时间投入到劳动上,哪有时间发脾气?哪有时间更年期不适?更不要说更年期提前了。为什么会各种不舒服?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如果心里经常存储不干净的东西,内在一直囤积,外在又一直伪装,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情绪就会爆炸,引发心理疾病。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娇气病。

在娇气的环境里,你娇气地爱护自己,娇气病就来了。你不折磨自己的臭皮囊,总会有机会和方式折磨它,自己造作的业力总会成熟的,不成熟在自己身上,会成熟在哪里?佛教徒通过做大礼拜的方式,磨炼自己的身体,按传承仪轨观想、修持,达到净化自己身口意的目的,外人觉得这是一种折磨,对佛弟子来说,却是非常殊胜的修行方法。

对于人世间有漏的福报,我们还必须好好思考,身体是修行的本钱,身心得了病,连修行的基本资粮都不具备了,就谈不上好好修行了。所以一定要懂得珍惜它。珍惜它,不是娇生惯养着它,而是要时不时地适度折磨它,以中道的方式对待自己的身体,不要过于苛刻,也不要过于舒适。

伟大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了中道修行的规范,佛陀没有选择一直苦行苦修,他选择住经舍,日中一餐,托钵等等,行持中道。如果非常苦,你就无法坚持修行;如果非常舒适,你就不想修行。只有不偏不倚行持中道,才是最好的修行方式。所以,对自己要适度地折磨,不能一味娇惯,这是非常必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当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无明生死的根源就是当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游十方,...

宣化上人:万魔不退菩提心

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学好,则冤孽...

当淫欲心在活动时,你要回光返照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

以敞开的心胸圆满福慧资粮

现在很多人一听说供曼茶罗好,能积累福报,积累资粮,...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修行人是胆小怯懦之人吗

问: 很多年轻人非常佩服世间的伟人,认为他们是真正...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孝顺父母要及时

佛说: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若能孝顺父母,则可得...

我想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近几年,常常往返于国内外各个城市之间,不仅身心疲惫...

净土法门与人间佛教

一、做人是实现净土的前提 说到净土,就与人间佛教分不...

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无论你学佛不学佛,踏入社会都...

为何专说极乐世界?因为这个法门殊胜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 净土法...

修行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

星云大师《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

多年以前,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这么一句话:语言,...

学会忘记,留一份淡泊给自己

人生如戏,为了生存,为了理想,为了情缘,每个人都在...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

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不教育儿女

学佛的人,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所谓尽本分,就是务必...

人生百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

范仲淹诵经救母

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他的母亲去世后二十一天,梦见亡母...

这种人都是要堕到饿鬼道里去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