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佛源老和尚  2015/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来面目的嘛!所以你打死我我都不出门,腿子再痛我也不放松,非要在七天之内找到我的本来面目。

你既然为法而来,就什么都不要想,也不要想你爸爸,也不要想你妈妈,要这样子用功啊。

你什么也不想,你看那个时候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呢?你的话头是什么样子?把腿子盘起来,把眼睛闭起来,看住话头,看它是什么样子?思维修思维修,你要想问题嘛,要不怎么叫做思维修啊?你搞它几天,我就不信你还不晓得用功?

你参话头,你要一心提起来参嘛、看嘛,看你这个话头在哪里?什么样子?别的什么都不想。所以起七那天我跟你们讲:“放下万缘参话头,天翻地覆不回头。”你天倒下来了,我连眼睛都不眨。

以前老和尚讲那个公案,讲那个女的用功,那个女的不知是德山禅师还是哪个的徒弟。她怎么样用功呢?她师父教她:你放下来好好地用功,或者念阿弥陀佛,或者参“念佛是谁”,或者就参“随他去”。她就依照师父讲参“随他去”,什么都是一句“随他去”“随他去”,后来真的万缘放下了,开悟了。

你不要去管这些闲事,煮饭的有人煮饭,种菜的有人种菜,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参话头。但你话头又不肯参,又去东搞西搞,又跑到外边去玩,那就怪不得了,那你就把东西放下来,回家去!

有个小孩子腰痛,没来吧?不是你吧?腰痛有病,腰痛坐不得的,不要打蛮坐,你睡在铺上念佛也是一样的嘛。你睡在铺上,把眼睛闭到来,不要念爸爸,也不要念妈妈,要念阿弥陀佛,这不一样很好吗?

所以你用功啊,就是要老老实实,要真正地为了解决问题,你不为了解决问题,只晓得在这里打混,那不叫打七,那叫打混。

你要用功啊,这个东西是要用的。古来的人为了用功,真是千山万水寻师访道,不开悟不罢休,不知吃了多少苦头!

释迦牟尼佛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了,他在菩提树下,那个天人拿吉祥草给他铺了一个座位,给他坐下来,他就发愿说:“不成正觉,不起此坐。”我们只要有不开悟不罢休的愿力,你试试看,一定开悟。

过去的祖师为了这个事情,花了好多心机,找了好多办法。你看紫湖祖师,他睡到半夜三更,突然喊:“贼来了!贼来了!抓贼!”大家吓得不得了,都起来抓贼。他捉住其中一个小和尚说:“捉到了!捉到了!”那个小和尚说:“不是的,不是我!”祖师说:“就是你,你还不肯承认?”

你看他真的是慈悲透顶啊!你不肯承认,要你成佛你也不能成佛啊!要你好好地用功,你又东跑西跑!希望我们自己每个人直下承担,要自己觉自己,不要人家来觉,人家是不能帮你成佛的。

香严祖师聪明得不得了,他在百丈禅师那里的时候就辩才无碍了。他去参沩山禅师,沩山禅师就对他说:“听说你在百丈先师那里问一答十、问十答百,好聪明啊。我现在问你一句,你答一句来我听听吧:父母未生你的时候是什么?”

啊!他那么聪明,但答不出来啊!他要沩山禅师告诉他,沩山禅师说:“我不能跟你讲,我的是我的,我跟你讲了,你将来要骂我的。”沩山禅师不讲。

他翻来覆去、翻来覆去找答案,还是找不到答案,知道画饼不能充饥,就把以前记的那些笔记本子全部烧掉了。“没得用,没得用!不搞了,不搞了!我不再搞了!”他说,“我就做一个粥饭僧去,再不学佛法了!”

他跑到河南南阳忠国师的塔院里住下来,一天到晚出坡搞劳动。一天铲草挖到个石头,他无心一丢,石头打到竹子,“啪”的一声响,他闻声就开悟了。他就回去冲个凉,对着沩山禅师烧香礼拜:“感恩师父当时没有讲破,如果你当初讲出来了,我哪有今天呢?”

所以这个东西还是靠自己,靠人家讲给你听没用的,人家讲的不是你自己的,你听来的东西没得用。

某某师在无尽庵碰到那个骗子,骗子说:“我这个东西是宝贝来的,我用这个东西探、探、探,哪里有金子有宝贝都能探出来。你不相信?你跟我去看看吧。”他们跑到山上去探、探、探,那东西就跳出来了——一尊金菩萨!其实有鬼跳,是他自己搞得跳的,他自己老早把那个假的金菩萨埋在那里了。那骗子说:“这里有宝,你莫讲、莫讲,讲不得的。如果你要我把金菩萨给你,你拿五万块钱来吧。”他就是这样骗了她五万块钱,她就是这样气死的嘛。

参话头、开悟也是一样的,要真的自己见到自性,才知道自性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人家讲的对你都是假的,没有用。

希望你们要老老实实用功,看准一个方向就盯着那个方向去做,不要听这个听那个,一阵间搞这样,一阵间搞那样,一阵间又是神啊,一阵间又是鬼啊。

那天我不是还讲了钻木取火的道理吗?钻木取火也是一样的,你盯着一个地方钻就盯着一个地方钻,钻啊钻,不停地钻,木头越钻越热、越钻越热,这样子才能钻得出火。如果你钻一下休息一下,或者这里钻一下那里钻一下,不停地换地方,那你永远钻不出火来——钻木取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们大家要注意啊,不管白天黑夜、穿衣吃饭、屙屎放尿,都要这样子参。提起话头——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

观身五境,禅修净心

观身如身,就是四念处观的第一个观法,也是最直接了解...

参禅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不再为世间所囚缚

唐朝的曹山本寂禅师,是福建泉州莆田人,从小学习儒学...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

【推荐】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他就是念《阿弥陀经》念了30万遍...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

印经造像之功德利益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学佛先克己慎独

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

大象的故事

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

什么是居士

居士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简单的一句话,包含...

妄谈风水吉凶祸福,这都是颠倒知见

【三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颠倒见。妄执吉凶。身...

学佛就是把心顾好

假使心没有顾好,任它自赞毁他,就会堕三恶趣中。什么...

鸯掘摩的身心考验

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在皈依佛门、加入比丘群...

【推荐】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成了手机的奴隶

僧团里不让用手机,除了少数执事法师因寺务需要以外,...

圣严法师《办公室的沟通智慧》

在纷乱的环境中,如何把心静下来?假使办公室里突然有...

上香拜佛皆是道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要给大家讲一下拜佛这个事儿。之...

老祖父的碗

有一位大企业家,白手起家,胼手胝足开创了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