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轮回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的

希阿荣博堪布  2015/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轮回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的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学佛的第一步是生起出离心,知苦离苦。然而,厌离轮回,追求解脱,又有多少人真的认为轮回不值得留恋呢?

说实话,对大多数佛教徒来说,轮回只是一个概念,从书本和老师那里学来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地方,或者可以干脆把它比喻成一座监狱,里面的囚犯分成六个等级,享受不同的囚犯待遇。最低级的,地狱里的重刑犯,没日没夜上酷刑。比他们稍好点的饿鬼和畜生,活着尽挨饿受苦,终日为了争抢一点可怜的食物打架,打得你死我活。

从人往上,算有点尊严了,可也好不到哪里去:人活着大部分时间在发愁或在生病,对阿修罗而言生的乐趣在于争斗,天人是无所事事混日子,都很没意思。尽管如此,这种等级的划分如果是一经确定永远有效的话,能一直做个高级囚犯也不坏,但问题在于它不是永远有效,囚犯们得轮流到各个牢房去受苦。所以如果想一直活得舒服,还是应该脱离这个叫轮回的地方,而那种一直都比较舒服的生活状态就叫解脱。

很难说,这样去理解轮回和解脱是不是对真正的解脱会有所帮助,因为这个“轮回”只存在于佛教知识的范畴里,充满其间的痛苦也只停留在你的概念里。“轮回及其痛苦”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你差不多只有在百忙当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功课的时候,才会想起还有“轮回”这么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这时候,你或许会想:“是呀,轮回是个可恶的东西,的确应该像上师说的那样去摆脱轮回寻求解脱。解脱后就过上幸福生活了,这辈子不会再生病,永远不衰老,夫妻恩爱,子女乖巧……反正现在生活中所有麻烦、发愁的事都没了,做什么都称心如意。下辈子起点更高,从一开始就没完没了地享福,因为摆脱轮回了。”如果这就是你追求的解脱,那恐怕没有比这种解脱更真实的轮回了。

佛陀初转法轮,宣讲了苦、集、灭、道四谛。苦,代表我们的一切经历都不离痛苦的本质。集,痛苦的成因。灭,痛苦是可以止息的。道,止息痛苦的方法。实际上这就是解释了什么是轮回,轮回是怎么来的,是否有可能结束轮回(即解脱),以及如何解脱。虽然在四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但佛陀在宣讲这两对因果时,却是倒过来先讲果再讲因,这是因为在实际修行中,是按苦、集、灭、道的顺序,而不是按因果的顺序来修的。

你先要认识到六道轮回中所有生命的生存状态都具有苦的特质,这个“苦”不仅包括粗大剧烈的痛苦、伤害,也包括细微的不适、不如意等等。当你对苦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正确认识,远离痛苦就成为一股强烈的意愿,它让你迫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生命中无所不在的缺憾——苦。只有在你真正明白苦的成因后,才会知道原来苦是有可能终结的。于是,你通过各种途径远离痛苦、趣向安乐。修行中很多旨在去除痛苦根源的方法本身看上去也很苦,所以如果没有巨大的信心,相信只要去除根源痛苦就会消失,如果没有冷静理性的分析判断支持这种信心,我们恐怕很难在寻求解脱的道路上坚持下去。——这也就是佛陀为什么要先讲灭、再讲道的原因。

解脱之道始于对苦的正确认识,反过来说,如果不是从正确认识痛苦着手,脱离轮回几乎不可能。为什么大多数所谓学佛者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想解脱?因为大家在心底不觉得轮回真有那么苦。虽然你也承认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东西会带来痛苦,应当想办法远离,比如灾难、暴力、贫穷、疾病等,但生活也有美好积极的一面,像爱情、亲情、理想等,至少这些东西还是值得去追求和拥有的。所以,只需运用佛法重点对治生活中痛苦、阴暗的层面,在遇到困难或倒霉的时候求助于佛法,请佛菩萨帮忙渡过难关就可以了。

佛法讲离苦得乐,痛苦了才用得上佛法呀,而无灾无病、春风得意时,只宜尽情享受生活,才不愧到人间潇洒走一回。——大概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你看现在书店里有关佛教的书籍,经常是和心理治疗、心灵鸡汤、励志之类的书摆在一起的。他们说,在你失意、痛苦的时候,看看佛陀是怎么教你舒缓情绪、调整心态、面对挫折和压力的。修习佛法确实可以达到远离怖畏、病痛、沮丧等等目的,佛门有求必应,此话一点不假,但如果你只为求这些而学佛,那就是大材小用了,你能从佛法中得到的利益远远不止于此啊!

有些人或许并未遭遇不幸,不需要佛菩萨来救苦救难,但却“聪明”地发现佛法另有用途:它能帮助你获得别人的肯定、赞叹和供养。如果你去求一点法,装模作样地修修行、闭闭关,或者把刚刚从上师那里听来的佛法,现买现卖、神气活现地跟其他人讲一讲,自我推销一番,把周围的人都唬住,到时候自会有人把鲜花掌声、衣食供养送到你面前。我很怀疑这样做的人会相信因果,靠贩卖佛法换取名闻利养,果报之惨烈无法想象。

当然,多数人不会抱着这种心态和动机去学佛,却也不是为了解脱轮回去学,而是像世间一般不学佛的人所追求的那样,为了今生美满、升官发财、来世投生善趣接着享福。以这种求人天福报的心持戒、修行,哪怕修无上大圆满法也不是解脱、究竟证悟的因。实际上,在轮回中追求圆满,这个想法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迷惑。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生活里之所以问题不断,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如果都想到做到了,事情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于是我们很努力、很用心地去生活,可不论我们多在意保养、锻炼,身体照样会生病、衰老;不论我们多么爱身边的亲人,他们早晚还是会与我们分离。事业,家庭,一切,总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常有人跟我诉说生活中的痛苦烦恼,事业不顺利、婚姻出问题、失眠厌食等等,希望我能教给他们一个方法把这些麻烦都解决掉,像看医生那样,得到一系列建议,然后按照步骤一二三四、一步一步去做,然后就万事如意了。我想我大概常常让他们失望,因为我总是说:“对生活要求不要太高了,好好修行呀!”我希望他们少受痛苦,但我更希望他们明白:“轮回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的;烦恼无尽的纠缠,这就是生活。”

无始以来,我们所追求的都是自己能过得更好、更安全、更快乐,然而这种追求至今没有结果。是时候停下来重新思考了!如果我们不纠正两个错误,很难得到真正持久的安乐:一个错误是在缺憾中寻求完美,另一个错误是只想自己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转苦为乐

人世间有很多人都能够忍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佛以大悲出此法门横截生死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

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

诈称眼瞎喻

从前,有一位工匠为国王做事,由于工作非常繁重,身心...

离开了他(她),我就活不下去吗

有个别年轻人总觉得:离开了他(她),我就活不下去。...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问: 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维生素的补法

一、看头: 1、头发发黄、发焦,缺蛋白质; 2、头发疏...

轮回真相与处理方法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

永明禅师劝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犹如春燕垒巢窠 波波役役营家计 不如随...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自杀到底算不算杀生? 答:算。用自己的意志、自...

康熙看病

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御医把所有的名贵药材都用...

恶友究竟有多恶

《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还专门讲了区别恶友和善知识的方...

在家佛教徒的三种责任

第一是家庭的责任。 本来,这不需要我来说明,但是在现...

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

念佛是二力法门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

五方佛

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