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舍」这个字是很难的

如瑞法师  2015/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舍」这个字是很难的

“舍”这一个字是很难的,不管是善法,或者是什么东西,我们还是很难舍的。对这个世界,你就是贪著于善法,也没办法出三界的。因为人天,他必须是从五戒十善当中修来的。出家是求解脱。要求解脱,三界里的恶法,一定不能去做。善法,你也得舍,如果你不舍人天善法你也没办法出三界。但是前提的话,如果你做了恶,那是绝对出不了三界的。

因此,就需要从一开始我们要明白我们今天来做什么,如果你是在家的居士我就是修一修,就是觉得佛法这个道理挺好的,那就是泛泛的在学。如果你真发起来了生脱死的心,不管你是在家做什么,你从内心里要把它放下。高级一点的,随做而不著,为什么呢?因为你了知了这个世间,他都是因缘和合的。

因缘和合就是让你了知因果,我们想一想是不是妈妈没生我们之前就有个我,今生现在你的显现的这个我,你现在的造作又在不断地创造未来那所谓的我。也许在人道,也许在畜生道,这都是根据你的思想,你的语言,你的行为在造作。你造作的你就必须去承受这些。所以佛法里告诉你,这些都是人造作的,它是幻化的。就像我们演戏一样,穿个长褂可能就是爷爷,穿个小背心可能就是孙子,都是在不断变化身份。我们在六道里轮回,实际也是这样的,你的思想,你的语言,你的行为,在不断的创造自己,所以我们受的这个身都是幻化的。这个身体,有没有?佛教里告诉你,你有你的,只不过是它也是你造作出来的而已。

既然是造作的,那我不造作了又是什么呢?所以,要想出三界,你就不要造作六道的因。你不造作六道的因,一定在六道里没有这个果。佛法里也说单单自己出六道可能还不够,是不是我们还要帮助六道里的每一个众生?为什么?因为,我们在互为父母兄弟姐妹的时候,都是互相有联系的,所以佛教里才说把一切众生都看成自己的父母,就是要发起来成佛的心。成佛,就是我出了三界了,但是我不安住于自己的享乐,我愿意来帮忙、照顾、度化大家。所以,他虽然做任何的事情,他的心都不会留在那里,就叫做应无所住。你做什么,如果一著,那肯定这就是因,将来就有他产生的果。因为做的这个善事它一定有善事的结果出来。

因缘所生的法,你还执着什么,你还有什么放不下。在娑婆世界是尽的一种责任,并没有妨碍我,所以我们也可以自在,有儿女好好的去对待他,因为我的责任我必须要对他服务,随尽责任而不受束缚,就是自在地来行这一切佛事,自在地跟众生广结这份的善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流转轮回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当弄清楚,我们今天流转轮回的原因是什么?究竟...

恐惧是因为内心放不下

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

众生的苦恼就是错认一切都不会变化

我们讲肉眼看问题,肉眼是我们凡夫所具足的眼睛。从空...

用「放」的态度看待人生

人生就如登山,背负的太多就难以登上高峰,只有适时地...

不求才能得到,放下才能圆满

一般世间人爱惜佛胜过爱惜众生,尊重佛而不尊重众生。...

「舍」时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

念佛病人在很危急的情况下,家属该怎么办

问: 如果病人在很危急的情况下,家属控制不住情绪想...

这种人不叫有净土

悠悠泛泛,对生死心不切。有点时间就念一念,没有时间...

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

无需在意别人的讥讽毁谤

我们总是会在意别人的讥讽、毁谤,把它当做很重的伤害...

浅议如何集中精神

现代人在生活中,时常感觉无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学习...

抗衰老的蔬菜和水果

医学研究证明,与机体老化相关的疾病及基因的突变,都...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佛教徒的饮食观

佛教出现于印度的时候,佛教徒并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和...

细微的破绽可能导致失败

偶尔到朋友办公室玩,发现在他的案头上,所有的办公用...

一念因果一念觉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

教育孩子应注意的问题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父母在孩子的...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