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寂静法师  2015/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就不幸被偷了,刚好隔壁的邻居也在同一家医院生了孩子,却没有母乳来喂养婴儿,这个产妇一念慈悲,就让邻居把孩子抱到自己家里来喂奶。

可是给孩子喂奶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孩子常常拉屎拉尿,一天还要喂好几次,隔壁的产妇经常半夜敲醒她家的门,请她给孩子喂奶。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还不到半个月,这个产妇就觉得又苦又累,越来越不愿意给孩子喂奶了。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经过DNA检测,发现原来不是她的孩子被偷了,而是邻居家的孩子被偷了,只是当时抱错了!她喂养的这个婴儿就是她自己的孩子。这时她给孩子喂奶一点都不感觉苦了,而是无比的幸福!

为什么之前她觉得喂奶又苦又累,而现在却很幸福呢?因为先前她觉得在给别人的孩子喂奶,现在她知道喂的是自己的孩子!

为什么我们觉得苦?因为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在为别人做事,而不是为自己做事,如果我们做事是为自己自然就不觉得苦了。这就是一念之差。菩萨为什么不觉得苦呢?因为菩萨认为众生就是自己,救度众生就是救度自己,所以菩萨不觉得苦,而是力量无穷。

我的师父海山法师常说:利人就是利己,救人就是救己。当我们慢慢认识到众生和我是一体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认为是为别人做事。比如你刚打完高尔夫,手已经很累了,又提了很重的东西,这时你的背有点痒,你会不会说我的手太累了不挠痒了?你肯定还是会挠痒的,为什么呢?因为是你自己的背痒。

就像故事里的那个妇女,开始觉得又苦又累,但后来知道是自己孩子的时候就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和累了,还会有失而复得的幸福。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大我”的心态,特别是年轻人一定明白这个道理,不明白就会进入迷茫和痛苦的世界,但如果能把这种思维转化过来,就会获得强大的足以扭转命运的力量。

【飞机也在说话】

有一次我坐在飞机上,一扭头看到了飞机的翅膀,我发现飞机也在说法。飞机那么重,还可以飞起来,靠什么?靠翅膀。翅膀那么小却能托起一个沉重的飞机,为什么?因为翅膀有承载力。同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像飞机一样的“翅膀”,就没有承载力,也就无法托起自己的生命,这一生也无法成就大业。

飞机的翅膀为什么能够把整个飞机托起来呢?因为它下面有个发动机。发动机是做什么的?是产生动力的。由此我们又懂得,我们的生命能否自在飞翔,在于我们的生命中有没有动力,如果生命里没有动力,我们就飞不起来。

有人说,我生命中有动力,有“发动机”,这就够了吗?那请问为什么飞机要通过跑道慢慢滑行,之后才能飞起来呢?因为要有足够的速度才能飞起来。于是我们又明白了,一个人的成长也需要速度,没有速度,成长就容易中断而无法延续。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万事万物都在跟我们讲话,都在对我们说法,都在告诉我们有关生命的真相。而我们能不能听到,就看我们是否是一个有“心”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寂静法师文章列表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

愚痴无智慧,贪苦中妄乐

罗斯顿醒悟得太迟了,而现在很多人也差不多,脑袋里想...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与病苦的同修共勉

有句话:从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实都是相遇,然后分离...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

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正确人生观的因 一个人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看法,...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

比丘尼谈出家后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

从梦想到现实

佛经里有个故事,说胜军王请佛陀开示:伟大的佛陀,我...

生处能熟,熟处能生

修行、学习、做事、吃饭,都要生处能熟,熟处能生。生...

识心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

复次大慧,三和合缘,三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境,然后识...

见忍法师:如何发心

如何发心这个问题,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属普贤行愿...

三宝在你心中有多少分量

经过多年修学,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皈依的重要性。遗...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

世人若遇灾殃,应作偿债想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

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

《佛说四十二章经》之第十章:喜施获福 佛言:睹人施道...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圣严法师《开发智慧的潜能》

曾经有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脑力其实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