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印光大师  2015/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重则动手打人。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顾他人伤心,瞋心一起,损人亦不利己,轻则心烦意乱,重则肝目受伤。学佛之人应当保持心中常有一团祥和之气,才能减少疾病,增添福寿。昔日阿耆达王,一生信佛,坚持五戒。临终因服侍他的人拿着拂尘赶苍蝇,时间久困了,拂尘掉到他的脸上,他不舒服,心中生起瞋恨,正好此刻命终,就因为这一个念头,投身成为蟒蛇。

还好他有宿世福德,自己知道原因,求出家人为他说归依,才得以脱离蟒身,生到天上。因此,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华严经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古代大德也说,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学菩提道,忍辱护瞋心。如来教导多瞋众生修慈悲观,道理在于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过去父母,也是未来诸佛。既是过去父母,我们就应当感念众生对我们宿世的生育恩德尚且无以为报,怎么能因为小小的不如意,便怀恨在心。

一切众生又是未来诸佛,必定广度众生,我要是没能了生死,还得指望他们来度我,哪能因为一点不如意就生气?所以菩萨捨头目髓脑时,将一切有求者,视为善知识、恩人,相信对方是为成就自己的无上菩提道,即使丧失生命,对众生也只起欢喜心,不生瞋恨。

知道自己性情暴躁,就应当常想我事事不如人。即使是别人对不起我,也要当作是自己亏欠了别人,觉得自己对一切人都有愧,歉憾不已。这样,火暴脾气就没地方生出来了。一切嗔恚怒气,究其原因,都从傲慢生起,倘若能处处心怀歉疚,自然心平气和,不再贡高我慢,气势凌人了。嗔心是宿世的习性,如今就想我已经死了,任凭他刀割香涂,都和我没有关系,也就没理由发火了。

有的人修行越用功,习气发作得越厉害,这是由于注重事相上的修持,却不懂得理上的回光返照,不能克除心中的妄想情执所引发的。应当在平时注意预防,境界来了也就不至于习气发作。倘若能认识到我这个身心,完全只是幻妄,一个具有真实体性的“我”其实是了不可得,既然没有“我”,又怎么会有那些因人因境所生的烦恼?这才是从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不能悟明“我空”的道理,就应当依照如来开示的“五停心观”修习,对治烦恼。(五停心的意思是按照这五种方法调停其心,令心安住,不随境界所转。)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多散众生数息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念佛戒烟的感悟

2012年,我开始接触佛法,次年正式皈依三宝,由于那时...

断除闻法六垢

听闻佛法有六垢,尤其是皈依弟子,应该好好比对自己的...

降伏顽固的不良情绪

根本烦恼,是最顽固的不良情绪。这类情绪有六种:贪、...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

女众进入寺院应遵守的礼仪

我们每次过堂都做一点学习,今天学习关于女众入寺的内...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明白深解人世间之理,以及...

念佛时出现心魔该如何处理

问: 师父曾经碰过一个问题,可是后来在光碟里面没有...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炼丹运气是学佛的戒忌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外道的...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

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法器

佛法是甘露,但要装在干净的杯子里,如果杯子本身有漏...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问: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佛法说:「大...

念念不离阿弥陀佛

一个参禅开悟的人,他是要选择求生净土的,这是一个反...

宣化上人:至诚念大悲咒灭淫欲火除邪心

末法时代,诸恶充满,这五浊恶世就乱糟糟的,佛法也灭...

何等相是诽谤正法

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

真正的财神法

财富不是求来的,而是种来的。财为养生之源、护身之本...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生死的体验及观察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