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行要如何去修

昌义法师  2015/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要如何去修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修行”这两个字,“修”,是如何修法?“行”又是如何的行法?修行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不容易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习气,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大大小小都有。修行就是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观察,修正自己的坏习气,从小的方面着手,认真地去改。

不要认为,就这么一点点小错误,是呀,错误是不大,但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错误积累起来就要命,大错误都是从小错误开始的,修行要掌握自己,要从微细处做起,人们犯错误、坐监狱、判死刑,往往都是从小错误慢慢地积累,错误越犯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错误形成了,他就不认为错了,以为这个路走得对,这是凡夫的迷心、愚痴心。学佛修行,要打破愚痴,打破这个愚迷的心,对治贪瞋痴,消灭三毒,自己的道业方可有成,因此,修行要从细微处做起。

一个人罪恶累累、恶贯满盈,这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中国称文明古国,世间有很多事情都是教育人的,如到处建造城隍庙、阎王殿,实际都是一种教化。有的城隍庙上贴的对联,也是警觉人的:“天堂有路。人人不肯去。地狱无门。个个要进来。”,这就是警告人的。一般阎王殿里要挂一个大算盘,这就是警告人,要跟你算帐的,谁看到就跟谁算账,你欠多少就要跟你算。

过去,很多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阎王殿有小鬼、黑白无常,黑无常的头上写着“你又来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犯了错误,刚从地狱出去,怎么没有多长时间你又来了,那边白无常写着“就是等你”,这就是叫我们要警觉,从小小的错误上就要检点自己,成佛要做根基,作佛必须先把人做好,做一个规规矩矩、正大光明的人。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自己要想成佛,要是不先把人做好,成佛是不现实的事情。修行首先要把根基打好,万丈高楼要有稳固的地基。所以,修行人要消除坏习气,坏习气不除,你谈成佛,那是空谈,自欺欺人。

佛言祖语每一句每一字都是成就我们道业的指路明灯,古人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因此要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与善知识交往就如同雾露中行,雾露中行,就是下雾的天,没有下雨,虽然不能湿衣服,但时时很湿润。他的言行能启发我们修行;他的一切作为,我们看在眼里能起正知见,所以,要亲近善友。善友能让我们种善根、能让我们走正道、能让我们做一个行为正确的人。所以,要亲近善知识。

佛教导我们远离恶人,恶人是什么样子呢?他违背了世间的正常规章,来搞一些自私自利、害人害已的事情,这就是恶人。我们要远离恶友,亲近善知识。善知识的言行能使我们增长利益。佛说:“贤夫染人,如附香熏。进智习善,行成芳洁。你和善知识相处,每天和他生活在一起,看他的言行,模仿他,不知不觉你也了不起了,你就是一个善人、好人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

【推荐】佛教对饮酒吸毒的态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毒品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

宣化上人:变化气质,改良习气

大家聚合在一起学习坐禅,实际上禅不仅是坐,而是站着...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

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

聪明的一休是很招人喜欢的,喜欢他的中国人可能有好几...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

宣化上人:为何与道不相应

修道很久而未能与道相应,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妄想心在...

每天应观修生命无常

修行人每天要观想生命无常,观想自己生活在今世的时间...

净界法师:把顺逆境当成我们往生的资粮

一个人禅净双修的心态,他对人生跟我们一般人不太一样...

为什么佛菩萨都不穿鞋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现足...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

学佛的因缘累劫难逢殊胜难得

现代社会,看起来学佛很容易。其实成为一名真正的佛弟...

摩利支菩萨的功德利益

摩利支菩萨,梵语Marici,也作摩里支菩萨、摩利支天、...

圣严法师《信佛学法敬僧》

「佛」,是觉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彻大悟、自觉又能觉他...

错失西方的「高僧」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

达照法师: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对治病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要怎么样念呢?若有病生...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前言 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

念佛人与不念佛的人鲜明对比

一谈到西方,就是死亡的代言词,死了就什么都没有,非...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

佛法的心要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

不要摆张郁郁寡欢的脸给世界看

藉着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

念佛的人,随缘不动心最重要

大家来打佛七,难免一时间不适应。因为环境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