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大安法师  2016/06/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翻译成中文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堪能亲近三宝,承事供养,种植福田的男居士、女居士。

那么,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若展开来说,内容非常繁多,现略说如下:

一、不杀生戒

不杀生戒正制的是不杀人,兼制不杀一切动物。这主要是对治人类的贪心和倚强凌弱的残忍之心。正因为人类内心有倚强凌弱的残忍性,才会有战争不断及种种凶杀事件的出现。

所以不杀生戒是维护世界和平、社会安定的一个前提。我们佛弟子可以由执持不杀生戒来培植慈悲、仁爱之心。

二、不偷盗戒

钱财是众生的外命,不偷盗戒是针对财物来制定的。众生几乎都贪财,贪财就会生起盗心,想将他人之物占为己有。众生偷盗时会用种种方法,例如假公济私、借债不还、顺手牵羊、偷税漏税等等,偷盗的心机、手段也算是千奇百怪。

我们作为佛弟子,就不能生起盗心,甚至不能将他人的财物举离本处。如果这样做了,值五钱以上就算犯到了根本戒。

佛弟子要修行佛法,不仅不能偷别人的东西,而且要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他人,这才是一个真正学佛人的样子。

三、不邪淫戒

什么是不邪淫戒呢?

作为在家居士,可以过一夫一妻合法的婚姻生活。夫妻之外的男女行为称为邪淫,若发生,则犯根本戒。

我们欲界众生最重的烦恼就是淫欲心。现在价值观念颠倒,把邪淫、找情人认为是时尚之事,还洋洋自得,说自己有本事。殊不知犯到了邪淫戒,后果会很严重,对家庭、名誉、福报都有妨碍,最终下辈子还要下三恶道,至于可能现世就有现报——得性病,乃至艾滋病,还算是轻报。

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邪淫,过贞洁的生活。

四、不妄语戒

不妄语戒正制的是大妄语,是从修行的层面来建立的。如果我们以虚荣心、以贪求名闻利养的心说自己修行开悟了、证果了、得神通了、有天人来供养了,乃至说自己是某某佛菩萨再来,那就犯到了大妄语,会贻误众生,罪过无边。

不妄语戒兼制小妄语,小妄语是指平时喜欢说假话,心口不一。我们佛弟子一定要说诚实语。

事实上,说诚实语是占大便宜的。如果我们一直说诚实语,大家就会尊重我们,信任我们;如果常常说假话,人家就不愿跟我们接触了,我们也自己取消了做人的资格。为什么这样讲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叫“信”呢?信,人字旁,右边一个言。这个字就告诉我们——只要人说出的言语就是有信誉的!现在我们说出的话一点都没有信誉,这不是自己取消了做人的资格吗?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说诚实语。万一因烦恼重,说了假话,倒也不算破根本戒,还是可以忏悔的。

五、不饮酒戒

酒是无明毒水,能乱我们的性德,所以说不饮酒戒是一条遮戒。

佛教特别重视智慧,只要使我们的理智颠倒混乱的,我们都要制断。如果我们喝醉了,就会犯糊涂,就会胆大妄为,不敢说的话也敢说,不敢做的事也敢做,等到醒过来又后悔莫及。

而且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喝酒会伤害脑细胞,如果平时嗜好喝酒,身体容易出问题,晚年还容易得老年痴呆症。由此可见,喝酒的现报也是很严重的。并且,还有将来的果报,在地狱里面有一个酒糟地狱,就是专门等这类众生下去的。

所以说,我们佛弟子不能喝酒,哪怕用小草头蘸一滴酒到嘴里都不能喝,不能说只要不醉就可以喝,养身的酒喝喝也没有关系。这是没有开缘的,一定要制断。

以上五条就叫戒相,是五种学处,是近事男、近事女所应学的,又称为五种大布施,这五种戒律能摄取无量众生,增长种种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珠的由来

佛陀驻锡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附近有一个弱小的国家,...

大安法师:不能打骂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网络学佛人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当今时代网络发达,佛学方面的信息很丰富,现在的佛子...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

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波斯匿王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

女孩出家几年后想还俗,还可以有家吗

问: 请问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心出家了,也许几年以后想还...

【推荐】如果你有信心,往生净土是极容易的

你只要有信心,肯登船到西岸去,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

【推荐】追求见佛、追求功夫成片,容易出问题

我们念佛行人常常会犯一个问题,就是他念佛就很想见佛...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问: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证严法师答: 凡夫从...

不同杂粮的滋补作用

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

如何面对生活和修行中的顺逆缘

在《修心七要》和《普贤上师言教笔记》中还特别强调了...

克林顿的「健康饮食经」

不久前,文汇报整版报道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如何通过调...

圣严法师《翻出如来佛的掌心》

有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说一只猴子,神通很大,一...

流转轮回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当弄清楚,我们今天流转轮回的原因是什么?究竟...

证严法师:眼明不如心明

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灵黑暗...

【推荐】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

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

宣化上人:「佛」字的解释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佛,说我信佛教、我学佛法,究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