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遇事能释怀 人生才自在

2016/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遇事能释怀 人生才自在

古时一位老妇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有一天她去找高僧求教,高僧听她的讲述,把她领到一间禅房里, 落锁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 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 求,高僧还是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妇人说: “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为什么?”“气也没办法啊!”高僧又离开了。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高僧笑道:“你还知道值不值得,看来心中还有气根。”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 妇人问道:“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我们的生命就像高僧手中的那杯茶水一样, 转瞬间就和泥土化为一体,光阴如此短暂,生活中一些无聊小事,又哪里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去生气呢?相信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过为琐事生气的经历,无非是为了争高低、论强弱,可争来争去,谁也不是最终的赢家。你在这件事上赢了某个人,保不齐会在另一件事上输给他,输输赢赢,赢赢输输。当你闭上眼睛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你和普天下所有的人是一样的:一无所有,两手空空。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不要把时间耗在争名夺利上,不要总把“就争这口气”挂在嘴边。真正有修养的人会把这口气咽下去,因为气都是争来的,你不争就没气,只有没气你才会做好事情,也只有没气你才会健康的活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有作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可谓...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

人生要看淡的九个方面

人的一生需要看重的事物有很多,这里仅讲讲要看淡的有...

从恶梦中醒来

我们晚上睡觉时经常做些恶梦:老虎来追自己,眼看要被...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海涛法师:掌握人生的钥匙

(一) 1.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最重要的是感情,在各类...

黄泉路上无老少,生命只在呼吸

【黄泉路上无老少,生命只在呼吸】 「敬于佛者,是为大...

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

世间人书念得多,接触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观念...

夏季吃肉不如吃豆

毛豆是膳食纤维之王。 毛豆既富含植物蛋白,钾、镁元素...

阅读佛经的注意事项

佛经为世出世间无上法宝,看佛经确实应以至诚恭敬之心...

净与不净都是心在起作用

一名有洁癖的县官雇请一厨师。一天,两人为以什么为净...

人的基本礼仪

1、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四念处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

净业行人要常感悟生命无常的真相

净业行人常常观照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净业成...

范蠡人生的八智慧

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奇人,他辅佐越王勾践筹划20余年,最...

舍利弗降伏六师外道

须达长者因访友人至王舍城,因此得以见佛,听佛解说四...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

如何对待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问: 请问法师,对目前一些居士和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计较得越多,失去得越多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

怎样理解一切法得成于忍

问: 师父,《金刚经》上讲一切法得成于忍中的这个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