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印光大师  2016/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不得称为波罗蜜。而般若如心,五度如身,般若无五度,亦不能究竟到彼岸,不得称为波罗蜜。若二者具足,则一一度皆可究竟到彼岸,皆得称为波罗蜜也。

《金刚》一经,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遍修六度万行之轨范也。以经文简略,但举布施为例耳。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行布施等,故能度脱一切众生,而不见能度之我,与所度之法,并受度之众生相。则四相不生,三心叵得,无所住而生心,无所得而作佛矣。以故受持四三二一句者,功德难宣,持全经者,又何待言。是以自古至今,人多读诵,其顿悟自性,彻证唯心,生预圣流,没归安养者,何可胜数。其次则消除罪业,增长善根,转祸为福,即愚成智者,更加多多也。

许止净居士,取古今载籍中感应事迹,分类述颂,其友刘契净,又为之注。庶阅者咸知义理渊深,功德广大,生正信心,勉效前修,随其功行浅深,亦得种种利益也。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倘能发至诚恭敬心受持,便堕未来诸佛数中,愿各勉旃。

印光大师:“金刚经功德颂序”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名为六度,亦名六波罗蜜。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由此六法,于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故也。然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而般若如目,五度如足。般若无五度,亦不能究竟到彼岸。二者具足,则一一度皆能到彼岸,皆得名为波罗蜜也。开如和尚,以此名室,可谓知法。而其志与行,亦可想见。爰书此三字,并略述义意而赠之。

印光大师:“六度室跋(代唐烋子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关于「空」的认识

我们的心本和太虚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现在却局...

宽严法师:六度与生死轮回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

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问: 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

六祖悟道时的五句话道尽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

济群法师《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禅宗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何义

问: 色不异空,空不异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义...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

放生与救济贫苦患难者哪个重要

原文: 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

专一念佛之章程

手书备悉。丧中如此办法,不但于亡人有益,实令阖家均...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

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一位凡夫向一位老师请教道:先生,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

圣严法师:没有自我私心的贪

今天我接受新闻的采访,记者问我:「人的贪心从那里来...

知道必定有苦,要常发出离之心

作为一个佛教徒,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土难生今已生,佛...

美容靓汤:七星五彩豆腐羹

番茄由于含有维生素P,可提高人体皮肤的生理功能,帮助...

没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以我观物,万...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推荐】欲望很高的人往往比较愚痴

作为一个菩萨,他不应该这样(贪欲),所以他要常念知...

海涛法师《关于学佛与修行的问答》

1.修行的心态要注意什么? 答:修行不是找麻烦,而是...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