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欲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觉醒法师  2016/10/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欲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好,还是出国留学好?选稳定的工作好,还是薪水更高的好?换一个市区的大平层好,还是郊区的小别墅好?……总有居士问,师父,我该如何选择?其实,这些好与不好的困扰,看似纷繁,问题却只有一个——欲望太多,智慧太少。

不少人觉得,欲望是好东西啊,能够驱使我们努力获取,得到满足和快乐。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佛住世时,有一次和阿难在途中,忽然停下来说:“地下有很多毒蛇!”阿难以天眼通观之,见地下深埋无数宝藏,于是回答:“是的,地下有毒蛇!”身后跟着的农夫出于好奇掘地三尺,发现一堆黄金,于是偷回家去,一夜暴富。谁知最终却因私掘伏藏的罪行,被邻人的告发而入狱,受以极刑。后悔莫及的农夫向佛陀祷告:“恨我当时不听您的话,今天才知道:不义之财就像毒蛇一样,令我招致杀身之罪!”

欲,于人世,是所有对我有利之事,就起希求之心,想据为己有,如故事中的农夫求取不义之财,也如现实中的都市人,焦虑于财富的累积保有、焦虑于社会身份的认同,不惜耗尽心力、孜孜以求。欲,于佛教,是众苦之本,欲望太多、贪心炽盛,难免感召恶果,难脱生死轮回。正如《八大人觉经》说:“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我们学佛,要学佛陀的智慧,在被物质世界撩拨起各种欲望时,能不能冷静下来,先问一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它能种下善因、带来福祉吗?它能让我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究竟的解脱吗?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欲望止息之时,便是智慧升起之际,当下的“我”,若能对内心的贪爱、执着莞尔一笑、知足常乐,这些“好与不好”,又怎么会是困扰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星云大师《以智慧来代替金钱》

我做事的原则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有

我有个发小,非常有智慧,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

别忘了感念自己的福报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他不...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学佛是培养自己的智慧

信佛之后,我们每天都会虔诚地向佛菩萨祈祷。其实,念...

羡慕嫉妒恨

现在有个词儿叫羡慕嫉妒恨,这是现代人很容易犯的毛病...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

【推荐】修无分别智要从哪里着手

问: 师父慈悲,听您上课时曾经说过,有一母亲他有两...

有什么障碍可以障住佛光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一切的经典,只是一...

有好的心态才能得到快乐

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

世若无佛,孝顺父母就是在供佛

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随着现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径的增多,当今社会,...

每见贪安逸,卒流于贫困

每见贪安逸,贪图安逸的生活,尚服饰者,喜欢享受,又...

这样修行二十一天,地藏菩萨现无边身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

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

学会挖人生的墙角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

真正的生与死

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讲过这样一个富有寓意的故事:...

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

问: 有时候想看其他法师的东西,可不敢看,因为怕杂...

不能只追求成功,而不成长

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因为我们的生命,始终就没有契入...